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以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助推水运高质量发展
——访部水运院 副院长 李清

主题: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以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助推水运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年09月06日上午09:30

嘉宾:部水运院 副院长 李清

简介:自《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交水发〔2023〕164号)印发以来,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港航企业积极贯彻落实,聚焦港口航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港口航道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拿出实招硬招真招,涌现出一大批新举措、新典型和新经验,呈现出新成效、新模式、新业态,有力支撑了水运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本期访谈邀请到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清同志就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交通运输部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清同志,为我们介绍“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实施路径”有关情况。李副院长,欢迎您。

【李 清】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来到交通运输部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

【主持人】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是当前交通运输部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请您先向各位网友介绍一下您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内涵的认识。

【李 清】好的,主持人。

港口和航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港口和航道智慧化发展是水路交通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慧港口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创新港口生产、运营、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对港口全要素、全过程、全场景进行数字化处理与智能化响应的新模式新形态。其核心在于通过科技赋能,重构多边界、系统化的港口生态圈,实现智能化生产运营、高效组织与供应链协作、开放式业务创新、便捷可靠的客户体验。

智慧航道是通过“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实现航道要素全面感知、信息互联畅通、服务便捷高效、运行智能绿色,保障航道运行与信息服务全要素、全过程、全场景的协同管控,形成具有智慧化特征的现代航道建设、养护、运行、管理、保障与服务体系,使航道更平安、更畅通、更安全、更绿色。

【李 清】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的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要素全息化,通过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无人机(船)等手段,实现港口航道要素信息的可测、可视、可控和全面感知,这是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的基本特征;

二是业务协同化,包括自身生产、运营、管理和服务等业务活动之间的交互与协同,智慧化发展与相关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等的协调,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航道要素资源的连接、共享、跨界和深度融合,这是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的显著特征;

三是服务智慧化,通过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港口物流、船舶过闸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提升用户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港口航道服务的安全、高效、精准和创新水平,这是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的核心特征;

四是决策智慧化,基于港口航道知识库,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港口航道规划、建设、养护、管理、服务等过程进行决策分析,实现决策的科学、客观、规范、及时,这是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的根本特征。

【李 清】理解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的内涵特征需要正确理解几个概念的逻辑关系:

一是智慧港口与自动化码头的关系。简单的说港口是个大概念,码头是港口的一部分。智慧港口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赋能,重构多边界、系统化的港口生态圈,实现智能化生产运营、高效组织与供应链协作、开放式业务创新、便捷可靠的客户体验。相对传统港口而言,智慧港口更加注重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放融合、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从系统性、战略性、生态性视角来统筹处理港口生产、运营、管理、服务和生态圈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可以说,智慧港口是一场涉及港口发展理念、组织管理、运营模式、价值服务等的全方位革新。

自动化码头是智慧港口的重要基础,是指船舶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等所有或部分主要作业环节的设备按照系统设定的作业流程,自动实现装卸作业和运输的码头,包括全自动化码头和半自动化码头。自动化码头强调的是通过大数据、物联网、AI、5G、智能控制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环节的全过程智能化操作,从而提升港口运营效率与生产力水平。

二是智慧航道与数字航道之间的关系。数字航道和智慧航道,都是航道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概念,是航道信息化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形式,数字航道侧重于航道要素的全面数字化;智慧航道在数字航道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处理与数据挖掘,实现航道智能监测、智能养护,构建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的智慧大脑,实现航道的精确分析、精准管控、精细管理和优质服务,为船舶自主航行、指挥调度、科学决策等提供支撑。此外,智慧航道建设兼具新型社会关系的构建,根据新技术要求,形成创新型的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管理、技术、标准、规范有机融合。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意见》印发之后,行业围绕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已经开展了哪些重要工作?

【李 清】好的,主持人。

一是在配套政策方面。2024年5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财建〔2024〕96号),明确了今后3年推进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实施路径,提出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按照“奖补结合”方式安排资金补贴。

二是在标准规范方面。在部科技司和水运局的指导下,我院联合相关单位正在编制《智慧港口标准体系》,加强标准体系架构建设,加快编制《智慧港口建设技术指南》《内河智慧航道建设技术指南》等国家和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将在行业层面统一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技术要求,规范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工程的设计、建设、应用和运维。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地指导各地推进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

三是在试点示范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交通运输部持续加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港口集团和我院,分别开展了《更高水平自主可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示范应用》和《更高水平智慧绿色干散货码头示范应用》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面向自动化码头中亟需能力提升环节和关键技术问题,通过与国内科研机构、设计单位、高技术企业深度联合研发,打造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运营管理系统和码头生产操作系统(TOS),构建全寿命周期码头基础设施智能监管系统,将自动化码头运管能力提升到更高水平。

【李 清】部科技司组织实施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交通运输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等一大批科技示范,支持开展长江干线典型航段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TOS)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京杭运河浙江段智慧建管养科技示范工程研究及应用,为科技成果推广搭建平台,促进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

2024年2月,交通运输部批复了长航局“智慧长江建设与应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至2028年,基本实现长江航运智能管理平台全域应用,全面集成“智能管理驾驶舱”。全面建成“航运保障云管家”,实现长江航运综合保障平台有效支撑。实现长江航运公共服务平台(“长江e+”)提档升级,“政务服务一网通”高效运转。长江干线航道5G网络总体实现全面覆盖,星地融合应急通信体系总体建成,低空智联无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基本实现长江航运数据资源智慧管理与共享应用,数字孪生典型场景应用基本覆盖航运管理服务重点领域和区域,基本实现长江航运“全流域管控”“全方位服务”。

四是各地积极开展港口、航道的智慧化建设。《意见》发布以后,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2024年8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开港,罗泾港区的“智慧大脑”是国产化转型应用的智能营运管控(NEO-TOS)系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成功样板。同年8月,“浙闸通”2.0在杭州正式启动上线,融合了物联感知、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全面服务于船员船户、船闸公司、港口企业、行业监管部门等四大核心用户群体,还构建了智慧过闸服务、智慧过闸调度、船闸智慧监管、船闸智慧维养四大功能模块,全面提升船闸的运行效率、安全保障效果,以及过闸服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主持人】从目前建设成效和发展前景来看,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的建设对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何重要作用?

【李 清】好的,主持人。

我国水运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在规模上得到极大地提升,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国港口均占7席,长江货运量连续18年稳居世界内河第一。水运贯彻新发展理念,正在从追求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水运向绿色低碳智慧方向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智慧港口方面,围绕港口全方位服务价值链,推进业务变革与服务创新,是当下港口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智慧港口通过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的自动化、智能化,提升港口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不仅要强化与利益相关方的业务协作,推进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物流链高效协同,更要强化开放融合、绿色人文、共惠互利的港口生态圈打造,高度注重人文环境与港口战略的融合协同。聚焦构建智慧港口生态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带动港口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成为当前水运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批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推动我国传统港口向智慧绿色港口迭代升级,引领水运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智慧港口正在逐步成为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一些领域已经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重要转变。

在智慧航道方面,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AI、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航道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航道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进程加快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会催生航道养护管理工作的深度变革,航道养护管理正在逐步向自动化、无人化方向转型。通过打造更贴实景的航道智能管理平台,逐步推进把各类感知手段和监管调度规则动态融合到航道管理业务中,推动风险防控、形势研判、应急处置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化,逐步实现航道资源智能配置、规划、评估与调度。未来,通过打造更具实效的公共服务平台,航道服务逐渐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满足社会用户多元化、个性化、智慧化的服务需求,突出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全链条一体联动,促进港、航、产、城、船、贸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方式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

【主持人】请您再谈一下,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 清】好的,主持人。

虽然我国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水运高质量发展要求、交通强国建设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目前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底盘,目前,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总体处在探索应用阶段,数字化建设主要聚焦自动化码头、电子航道图、船闸联合调度等方面,统筹谋划与协调联动不足。二是建设运维资金的保障问题,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投入资金量大,运维成本比较高,经济效益产出具有延后效应,且创新研发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投资与收益回报短期内难以有效平衡,建设运维资金压力较大。

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目前是多点开花,尚未形成“全国一盘棋”合力推进的局面。同时,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深度广度有待拓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路线图。这些既是传统港口向智慧港口转型阶段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智慧港口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发展初期阶段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事物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都将得到有效解决。关于智慧港口建设的资金问题,目前智慧港口的建设资金主要由各大港口集团提供保障,相对压力较小。

在智慧航道建设方面,目前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电子航道图底图建设缺乏统一体系化标准和长效机制保障。现阶段,重要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已基本建成或即将建成,但由于建设标准不统一和缺乏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等问题,尚未实现互联互通,无法为船民和社会提供更便捷的高质量服务。目前电子航道图相关标准主要集中在产品制作方面,但电子航道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采集、处理、生产、审核、应用、更新均需要标准和机制进行保障支撑。二是智慧航道建设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在应用效果上看,目前智慧航道的建设主要立足于航道内部管理的便利化需要,主要提供的是面向航道建设、养护、运行、管理智慧化发展方面的功能,社会化对外服务功能尚未得到更大程度的有效体现。三是建设运维资金渠道单一。由于航道的公益属性,智慧航道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智慧航道建设模式缺乏,智慧航道的建设和运维资金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主持人】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最后,还想请您谈一下,对推进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发展还有哪些建议?

【李 清】好的,主持人。

当前,随着《意见》的印发和实施,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初具成效,有效推动了我国水运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得到了国内外行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仍将持续加快推进。

一是要更加注重企业在建设中的创新引领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来自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要在发展中尽可能的形成统一的技术底盘,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效健全体制机制。智慧港口要充分发挥各港口企业的主体投入作用,同时要吸引社会科研力量和技术力量参与。智慧航道建设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作为公益性投入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逐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二是要努力拓展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与社会新业态的结合。完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协同联动机制,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体系,完善适应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体制机制。紧盯全球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前沿领域和技术、产业国际动态,组织开展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发展战略和政策储备研究。建立健全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标准体系,制修订出台相关技术指南和标准规范,加强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统筹做好与国际标准的衔接,推动我国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三是要持续提高在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要进一步系统梳理关键核心技术清单,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问题,集中全行业优势与力量,加大科技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力度,力争实现港口设备电控系统、自动化码头作业软件、航道测绘仪器及测绘后处理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是要进一步扩大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交通强国试点的覆盖面。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要求,不断加强示范引领作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港航企业等要结合实际,针对短板弱项,加强研究,创新举措,推动建设一批引领性强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示范项目,深化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加快推动港口航道数字化转型,通过试点加快提升的同时,将先进经验和技术在国内更多港口航道进行推广应用。

我院已将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发展研究列为持续开展的院重点工作,未来还将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发展的形势要求,持续深化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发展战略、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试点示范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加快推进“水路交通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建设。为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行业力量。

【主持人】谢谢李清副院长的详细介绍。本次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关注。

【李 清】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发展的持续关心和关注!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