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长江航道整治如何给鱼“让路”?

  长江水生生物种类多样,鱼类资源十分丰富。长江航道整治是与水“打交道”,整治建筑物如何给鱼“让路”,最大限度地保护它们的“家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荆江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首先是“避开”生态敏感区域及时段。在前期工作中,通过科学论证,提出系统、全面的环境保护措施,工程选址主动避开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生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在施工阶段,全面落实环评要求,采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成熟施工技术和工艺,与环保部门一起对水、声、气及水生物进行全面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措施与时机,主动避开鱼类洄游、产卵等生态敏感时段。

风景如画的长江“绿色廊道”

  其次是“修复”水生、陆生环境。积极引入低污染、可降解的工程材料,生态护坡砖、植生型钢丝网格、透水框架、人工鱼巢砖等一系列生态结构在工程中实践应用。

  工程中,建设单位通过分析透水框架工程对鱼类、底栖动物的影响,把放入水下的水泥框架设计成“人工鱼礁”,既可以满足航道整治工程的要求,又可以为鱼类产卵提供环境。

  在滩上施工时,则采取“生态固滩”技术,营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重建滩上植被,并通过护岸护滩的修建稳定河道岸坡,减缓防汛压力。

  同时,实施“生态护坡”工程,采用护草砖等生态技术,打造绿草如茵的长江岸线。

  此外,工程还配置了增殖放流站,工程建设5年来,每年4月都要向江里投放鱼苗。

  据了解,该工程共修复陆生、水生环境218万平方米,该河段分布的3个国家级保护区内江豚逐年增多,“四大家鱼”产卵场稳定。该工程也被评为“全国内河航道生态环保示范工程”。

曾经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倒口窑心滩,如今滩上草长莺飞、牛羊成群,俨然是个人造“生态湿地”

  去年开工的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建设工程,是生态航道建设的又一次提档升级。该工程生态投资高达4.55亿元,占工程总投资12.17%,9个单滩整治均配套实施生态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近20种兼具整治与生态功能的新结构、新材料,并推进疏浚弃土生态化利用,从而打造人水和谐的“绿色航道”。

长江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建设工程增殖放流现场

  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该工程首次提出“生态涵养区”建设。即在符合条件的长江支汊,建设较大范围的湿地,使用鱼巢砖、生态植草等新工艺、新技术改良原有环境,并加以实施鱼类增殖放流,从而打造供鱼儿繁衍、鸟儿栖息的“生活区”。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牢固树立并切实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贯穿长江航道规划、建设、发展等各个领域,大力推进生态航道建设,着力打造绿色航道。

长江中游旧时滩涂实施生态护滩工程后,如今绿意盎然、风景如画。

  ——优化项目前期规划。在长江航道发展中远期规划中,将41个项目调减为34个项目;在“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阶段,将原规划长江上游多个工程项目整合为“生态航道建设工程”,增加了大量生态涵养区、水源涵养区、生态庇护区等多种生态环境修复营造区建设工程。

  ——建立“共抓大保护”机制。与国内知名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展涉及生态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地方政府、渔政部门开展生态补偿、增殖放流、环保宣传教育培训等。

  ——实施标准化环保管理。制定《施工期环境保护实施方案》《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指导手册》等一系列环保管理标准化模板,指导施工及监理单位开展环保工作。

  据了解,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环保专项验收合格率达100%,“十二五”以来,共实施生态护岸(护滩)面积570万平米,营造鱼类栖息地270万平米。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