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汇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磅礴力量 ——“十四五”交通强国文化建设综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这些重要论述,为传承创新交通文化、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交通运输行业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伟表示,要高扬交通强国这面旗帜,引领交通人、激励交通人、感召交通人,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交通精神,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闯新路、开新局。

  交通运输行业历来有赓续文脉、建设文化、培育文明的传统。从“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到“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践行、宣传舆论引导、文化建设示范、行业文明创建”工程,再到“爱岗敬业 明礼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交通文化建设始终注重政治引领、守正创新,注重社会参与、人民共享,注重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形成丰硕成果。

  “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讲好交通故事,弘扬交通精神,建设交通文化,培育交通文明,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汇聚磅礴力量,为文化传承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强化理论武装,生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功实践

  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交通运输行业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大交通运输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捍卫“两个确立”的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交通运输行业各单位各部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

  “拿到《中国交通报》,就能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的部署和举措,自己应该怎么做,自然也就心中有数了。”作为交通运输部党组喉舌,《中国交通报》深入推进实施“头条工程”,在报纸头版头条及时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重要文章、重大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及时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地、进一线,学报、用报成为交通运输干部职工的“必修课”。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围绕建设“四好农村路”、弘扬“两路”精神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赴港口考察,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这些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成为建设交通强国的强大理论指南。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写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分专题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有效指导行业内外更好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受到广泛关注,形成学习热潮。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广大农民群众,关心农村公路发展,4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460多万公里农村公路成为助力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迈向乡村振兴的“超级工程”。

  2024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中国各族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坚克难,持续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发展道路,并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同志在发布会上表示。

  新时代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已经发布《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等3部交通主题的政府白皮书,以8种文字向全世界生动讲述了党领导下的中国交通成就、交通故事,也展示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思想伟力。

  ?展示交通发展成就,讲好交通强国故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十四五”时期,既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样的大事件,也有《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实施五周年这样的重要节点。交通运输行业在上级宣传部门指导下,全力讲好交通强国故事,以交通为媒展示党领导下的中国之变、时代之变,展示成就,坚定信心,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到“十四五”末,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9万公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超过600万公里。与之相伴,交通运输行业开展了“坐着高铁看中国”“沿着高速看中国”“江河奔腾看中国”等系列通过交通面貌看中国发展成就的主题宣传,以及“我家门口那条路”“我家住在长江边”“我们一起去看海”“我的公交我的城”等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心声的全媒体宣传活动。

  2025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舟山港5周年的日子,“魅力大港 活力中国·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在浙江宁波舟山港启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港口足迹,大众看到了世界一流港口的激情澎湃,更看到了活力中国的强劲脉动……

  2025年9月5日,“我们一起去看海·江河湖海看中国”在江西九江开启了内河篇章。从蔚蓝大海到江河湖海,从护航中国到水运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航运强国、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实现了更生动的呈现、更有效的传播。

  2025年9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新疆伊犁G557线的控制性工程北天山隧道,施工车辆有序出入,“中国中铁愿为伊犁发展助力赋能”的红色标语,在蓝天白云和雪山映衬下格外鲜艳。“我们正在抓紧施工,助推伊犁形成更加完善的‘1小时高速公路网’。”承担该标段施工任务的中铁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十四五”时期,这样的重大工程和采访活动数不胜数。每一个交通工程,都是讲好交通故事的生动载体,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鲜活案例。

  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2024年10月,由上海市政府、交通运输部共同主办的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开幕。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航运设施体量最大、海上运输货物最多、船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此次论坛,参会人数达到4000人次,覆盖约50个国家和地区,10余家中外媒体面向全球开展了中英文线上直播,让全球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澎湃激荡。

  建设性舆论监督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根据交通运输部党组部署,《中国交通报》等行业媒体和政务新媒体开设“曝光台”栏目,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运输服务等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关注,督促改进。人民有所呼、交通有所应,交通人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交通运输需要。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进新时代交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中国交通与中华文明在历史演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与交通发展共生的交通文化,不仅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交通的繁荣之路,也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广大交通人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彰显,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交通强国文化正在形成。

  2025年6月16日,中远海运重工与大连海事大学携手打造的“新红专”轮在辽宁大连启航。作为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该轮以郑和船队起锚地太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泉州、海南自贸港为节点,举办系列文化巡展活动,向郑和下西洋620周年致敬,也昭示着中远海运集团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迈向新的航程。

  知过去才能知未来,有文化才能有未来。“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着力推动优秀交通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建设交通强国文化。各单位各部门共同努力,一批优秀的交通文化产品应运而生,许多底蕴深厚的交通遗存得到更加妥善的保护。

  “路连着家、连着国,行走在路上,家国情怀油然而生。”知名学者葛剑雄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出版的《路上的家国——江苏古代交通文化钩沉》一书的推荐语中作出如许感慨。2025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又出版了《诗词里的运河——江苏运河交通史话》,在大运河上具有千年历史的邵伯船闸举行发布活动。历史和现实交相辉映,预示着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交通运输部门将建立并发布交通运输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为加强交通文物保护管理奠定基础。

  川藏公路博物馆自2021年正式开馆至今,已形成包括博物馆、科普站在内的交通科普园,昭示着“两路”精神历久弥新的隽永内涵和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

  “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开展“交通文博场馆”“交通文创产品”征集展示,吸引累计200多家交通主题的博物馆、展览馆、陈列室,以及近2000件交通文创产品积极参与,展示了交通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把博物馆搬进了航站楼”。2025年2月20日,全球首个设在机场内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西部机场博物馆,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开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文物陈列于此,让旅客在起落间触摸历史,交通枢纽成为了文化枢纽。

  事业发展催生文艺繁荣。电影《峰爆》《人生路不熟》,纪录片《交通中国》,小说《平衡》《大船队》,报告文学《三生有幸》,纪实文学《我在上海开出租》,交响乐《梦路》,舞剧《东方大港》《昆仑问道》……许多交通故事还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主题,吸引更多新生代了解交通的过去,共创交通的未来。

  盛世修史。“十四五”时期,《中国水运史》《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实录》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完成发布,《交通天下:中国交通简史》和《中国交通名片》丛书陆续面世,中国桥、中国农村公路、中国港等亮丽的国家名片,尽情展示了风采。

  文化凝成品牌,品牌开启未来。2015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十大文化品牌,“雷锋车”“微笑服务·温馨交通”等引领各地各单位继续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十四五”时期,“焦桐花”“山高行”等新的文化品牌相继涌现。在中国交通报社组织的文化品牌宣传展示活动中,2600多个文化品牌积极参与,展示了行业深厚的文化土壤和交通人建设文化强国的热情。

  “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还加强了党建文化、廉洁文化建设,2468个党建和廉洁文化建设案例,进一步形成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火热的时代实践,需要更加丰富的镜头来宣传展示。“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开展“百年风华 交通风采”摄影大赛和微视频大赛,以及“永远跟党走·逐梦新征程”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在各个交通服务窗口与公众见面,倡导文明新风,赞颂美好生活。

  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交通精神,崇尚英雄、争当先锋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我们服务更加文明礼貌,广大乘客的行为也就更文明了。”2015年,交通运输部部署开展“爱岗敬业 明礼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推动形成文明服务的行业风气和文明出行的社会风尚。“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聚焦交通强国、开路先锋,开展“当好先锋 再立新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

  从2012年开始,每年4月举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已经持续了14个年头,交通运输行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北京,地铁推出了“文明专列”,色彩鲜明的公益海报和文明行为宣传画交相辉映,为乘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之旅。

  在南京,公交集团将公交车辆作为民生服务新场景,以“氛围营造+场景互动+文明服务”的实践路径打造南京公交文明实践点,使公交线路成为连接市民与美景最好的桥梁。

  在上海,海事部门打造“海事红船”,把“海巡01”轮建设成了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航海科普教育基地。

  ……

  流动的车厢、船舶、飞机,都成为了开展文明实践、传承爱国主义的有效载体,交通运输在培育现代中华文明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先进典型是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交通运输发扬树先进、学先进、当先进的优良传统,行业持续涌现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全国劳模、国企榜样……

  2024年9月27日,云南的邮递员桑南才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全国道德模范的荣誉证书。9月29日,青岛港的许振超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人民工匠”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12月9日,铁路人单杏花走进“时代楷模”发布厅,成为新时代交通运输行业涌现的第六位“时代楷模”……

  楷模的相继涌现来自丰厚精神家园的底蕴。2025年7月30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在交通运输部举行。交通运输部号召广大交通运输干部职工,以先进为榜样,不断开创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感动交通”“最美”等群众性推选宣传活动,认定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开放周”活动,号召广大交通人发掘凡人善举,树立道德标杆,见贤思齐,当好先锋。

  先进人物身上闪烁着交通精神的光芒。广大交通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弘扬青藏铁路精神、“两路”精神、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奋斗精神、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精神、邮政快递“小蜜蜂”精神,不断丰富交通精神谱系,厚植广大交通人的精神家园,激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精神动力。

  2025年6月26日,“八棵树”精神宣讲报告会走进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在甘肃嘉峪关的茫茫戈壁滩上,70年前新中国第一代养路工精心呵护、顽强存活下来的八棵小叶黄杨,如今已巍峨成排,也凝成了甘肃交通的“八棵树”精神。路在脚下延伸,“八棵树”精神在路上传承……

  ?汇聚工作合力,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交通强国文化建设行稳致远

  “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寄予厚望。

  交通运输行业历来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制度指导、要素保障。2025年1月6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伟到中国交通报社调研,充分肯定行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绩,同时对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交通运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交通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交通运输部党组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召开交通运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部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会议,制定《交通运输行业先进典型培树宣传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年度工作重点,持续加强交通强国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交通文化建设不断开启新的篇章。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召开会议、组织培训、学习交流等形式,及时学习领会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部署,研究落实地方党委和交通运输部党组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紧密结合地域、领域和单位实际,组建专门机构,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宣传质效,交通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展现新气象。

  海事系统锚定凝练和弘扬新时代海事精神,持续铸牢“主角”意识。救捞系统充分发挥“抓系统、系统抓”整体优势,健全完善“大宣传”工作格局。长江航务管理局围绕“137”文化长航建设总体思路,讲好新时代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故事。中国船级社积极培育新时代船检文化体系,构建“文化体系完善”“文化理念提升”“文化实施保障”工程……

  交通文化建设在注重部省联动、部企合作的同时,不断向外拓展,争取社会各方参与。“感动交通年度人物”推选由交通运输和工会部门联合组织。“四好农村路”宣传则在网信、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部门指导下开展。

  2025年9月,“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宣传在山东临沂启动,当地交通运输、公安、文化和旅游、治堵办等部门参与座谈,与采访团的记者深入交流,共同描绘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广阔前景……

  车轮铿锵,征帆催人。交通强国建设正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篇章。在这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交通强国文化建设也将涌现更多新的成果。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交通强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体交通人继续牢记使命,团结奋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