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港口吞吐量是外贸的“晴雨表”。从深圳海关了解到,作为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之一,盐田港1至8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059.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6%,创历史新高。
上午,盐田港的20个深水泊位停满了国际货轮,满载着集装箱的货柜车一辆接一辆地穿梭在堆场。作为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之一,盐田港承担着广东超过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货量。2025年以来,港口吞吐规模显著增长。
深圳海关所属大鹏海关监控科科长仲杨介绍,2025年1至8月,盐田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5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6%,创历史新高。其中,8月单月吞吐量152万标箱,连续两个月刷新盐田港开港以来单月最高纪录。
截至目前,盐田港2025年已新增国际航线14条。每年的9月都是外贸旺季,近期的盐田港格外忙碌。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商务部副总经理孙旭玲介绍,现在每周有100条航线通达全球,连接北美、拉美、欧洲、东南亚等主要贸易通道,日均有10班货轮发往欧美,为货物运往欧美市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最近一直都是比较忙碌的状态。
央视财经评论: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体现很大含金量
不仅仅是深圳盐田港,刚刚过去的8月份,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也保持强劲增势,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宏观经济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魏亮表示,这几个港口最近一段时间的吞吐量是高位高增长态势非常喜人。
集装箱吞吐量是衡量港口中主要是国际贸易需求量的核心指标之一。上海港是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箱的港口。看现在的增速,宁波港2025年也有望成为吞吐量超5000万标箱的港口。这两个港口是中国集装箱运输的一个缩影,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
这样的数据,体现出中国国际物流能力积厚成势。全球前30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港口占12席,这样的比例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尤其在我国约95%的进出口贸易货物量通过海运完成的背景下,显示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外,从这个增速中看到的是国际物流能力与中国为重要节点的产供链建设相互促进。我国制造业占出口总值占98%以上,集装箱运送的是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和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是高度契合的,也反映中国制造在全球优势地位。
央视财经评论:技术赋能让“港口经济”成为重要的应用场景
我国港口吞吐量保持强劲增长,在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怎样的支撑?
财经评论员许峻铭表示,一个是技术的赋能,使得港口经济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场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服务业态。
现在港口最重要的是效率,天津全港集装箱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占比已经超过88%。从全球来看,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的港口不到50家,非自动化的港口占比超过95%。这是我国很多制造业包括自动化技术外溢的一种体现。
上海港的“硬核”底气,来自洋山四期和罗泾集装箱港区这两个自动化码头加入AI,全方位的数字孪生给港口加入了“大脑”,整个运营效率提高了1倍,效率的提升使得港口受到国际船运公司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