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国本供应链如何“后发制人”

  成立于2015年的新兴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国本供应链在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浪潮中,是如何自立自强的呢

  国本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国本供应链,创立时名称为“国本物流”)创建于2015年,设立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之后,2017年12月,“国本物流”正式更名为“国本供应链”。从“物流”到“供应链”,国本供应链究竟有着怎样的抱负和愿景?

  一个有意思的背景是,在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明确将“供应链管理服务”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属于“商务服务业”类别。具体而言,供应链服务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和优化,将单一、分散的订单管理、采购执行、报关退税、物流管理、资金融通、数据管理、贸易商务和结算等进行一体化整合的服务。

  读者或许已经窥见些许国本供应链的抱负所在,至于这家新兴企业的更多愿景,不妨跟随国本供应链总经理陈振雄的描绘来些畅想吧。

  具备后发优势

  记者:国本供应链2015年成立时名称为“国本物流”,2017年12月更名为“国本供应链”,为何有这样的举动?

  陈振雄:2012年,我们准备筹建一家企业,那时的物流贸易市场因为不透明、不诚信、不真实所导致的案件或纠纷屡见不鲜,比如破坏力极大的上海钢贸诈骗案。我们希望成立的这家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保证整个物流过程的真实性,帮助中小企业筛选客户和解决其融资难等问题。但是在创立时,市场上还没有明确的供应链管理概念,只有第三方物流比较符合,所以最初用了物流的名称。经过几年的市场发展,供应链管理逐渐为市场所接受。根据“初心”,我们将企业更名为“国本供应链”。

  记者:您说国本供应链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这是企业的定位吗?

  陈振雄:国本供应链最初提出要为大型企业配套的产供销提供服务,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大型企业本身不太需要外来的渠道和管理,但是一家大型企业周边可能生存着数百家中小企业为之服务,这些中小企业是最需要供应链管理服务的。通过国本供应链,这些中小企业可以获得融资,控制风险,从而获得发展。

  记者:都说“后发制人”,国本供应链在业界算是一家新兴企业,您认为国本供应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哪些后发优势?

  陈振雄:供应链管理可以说有边界,也可以说无边界。供应链管理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我们的初始目标就是进入全国供应链管理企业100强。

  至于优势,对国本供应链而言,我们是在产业的依托下进行资源整合,提供融资等服务,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发展。

  三大产业集群

  记者:您谈及所谓的产业依托,能详细描述吗?

  陈振雄:国本供应链目前正在打造三大产业集群。

  首先是大健康产业的中医药产业园。贯穿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商贸物流、终端配送及网上平台服务等,国本供应链都将参与并管控。目前我们已在长沙打造中南医药器械城,2018年就可以交付。2017年年底,我们与昆明市东川区签署了涵盖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综合商贸服务联动体的协议。

  其次是智慧物流园,主要是危化品园区。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希望在国内布局5~8个危化品物流园区。2017年8月,国本供应链在江苏泰兴合作建设首个危化品物流园区,目前进展顺利。这些危化品物流园区的选址将结合产业布局、安全环保和地方政府意愿等多方面因素,接下来我们会在鄂尔多斯有所布局。

  再次就是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国本供应链已经开始布局海外仓以及国内仓储建设,并且已经与国内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同时整合物流网络,对跨境贸易开展一条龙服务。

  记者:目前三大产业集群发展较为成熟的是哪一块?有上市的计划吗?会采取收购的方式发展壮大吗?

  陈振雄:老实说,我们对于产业集群未来发展路径都有规划。目前,中医药产业园板块比较成型,2017年已经开始盈利,我们已经与国内一家上市公司进行多轮商谈,可能采取股权置换等方式。此外,在旗下企业注册地的选择上也会考虑到未来的上市计划,一方面,该地区有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地区上市有快速通道的便利性。

  无论是收购、并购,还是整合,都是资源整合的一种模式。只有强强整合,才能实现资源不断整合,不断发展壮大。市场在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国本供应链一直在关注市场上的优质资源。

  金融服务产业

  记者: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本供应链如何将融资优势与产业发展结合在一起?

  陈振雄:的确,供应链金融也是我们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供应链金融包括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咨询、投融资咨询、基金管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外包等服务。国本供应链希望通过供应链融资解决上下游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以降低供应链条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

  国本供应链于2016年成立国本保理公司。国本保理公司以风控为核心,以业务为导向,依托股东资源,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渠道优势、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保理服务,具体包括贸易融资服务、销售分户账管理服务、账款催收服务、信用风险控制服务以及坏账担保服务等。

  布局平台建设

  记者:有人认为,平台公司+深度运营能力的物流企业将是一种新业态,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利用互联网建设平台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国本供应链是否有相应规划?

  陈振雄: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平台化是每家供应链管理企业都需要正视的发展方向。国本供应链已经形成蓝图,并在多个方面进行战略布局。

  在人才储备上,国本供应链已经打造校企合作的生态圈。不管建设怎样的平台,未来核心竞争力都是人才。

  在资金来源上,国本供应链采取的是自筹和对外融资。我们搭建了自身的融资平台,包括产业基金、保理公司和租赁公司等。比如说产业基金,国本供应链携手地方政府,双方分别占部分股权,然后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对相关产业进行资金配套。

  在信息平台上,国本供应链已经组建自身的开发团队,目前在深圳和重庆投入大量研发人员,开发适合自身发展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这些系统要能够将国本供应链旗下的所有产业都融合在一起。

  记者:谈及平台建设,当下市场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您如何看待技术对于行业的推动作用?

  陈振雄:作为供应链管理企业,我们必须去探讨和学习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比如最近大热的区块链。从供应链管理来说,利用互联网技术是必然的。我们在应用技术的时候,就需要解决机制的问题。在供应链的环节中,信任机制如何解决?通过银行吗?很难!但是,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加密技术,加入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比如港口、船东、仓库、司机、搬运工和叉车工等等,每个人都在这个加密的平台上记账,结果当然是真实的。如果这种加密的技术是成熟的,那何乐而不为呢?国本供应链一直在研究,希望能够组建一个物流大数据平台。但单靠一家企业的力量肯定无法实现,要把虚拟的平台实实在在应用在行业中,还需要国家政策和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推动。

  储运以“点”带面

  记者:2018年1月16日,国本供应链旗下的国本(上海)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国本储运)在上海浦东正式开业。在国本供应链版图之下,该企业的地位如何?发展目标是什么?

  陈振雄:前面我已经简单谈了国本供应链的产业集群以及主要业务。实际上,我们将这些规划形象称之为“九宫格”,希望利用一些重点企业的发展,以点带面,以面成网,国本储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点”。国本储运将主要对接国本供应链的跨境贸易产业群,可以从事传统的物流服务,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分拣、拆零、包装、验货和报关等服务,同时也将依托国本储运平台来完善和整合国本供应链的物流网络,构建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及开展供应链资源整合等服务。

  记者:仓储行业的无人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国本供应链是否已经实现智能仓储?

  陈振雄:国本供应链已实现了旗下储运企业的可视化和智能化,在仓库里,员工可以直接下载手机APP,实现货物与账务的一一对应。因此在2016年,国本供应链获得了“中国物流创新技术奖”。目前在仓储方面,已经实现了可视化和动态监管,但整个系统是构架在其他品牌的软件之上,我们正在开发自身的平台系统。

  对接国家政策

  记者:国本供应链是因应“一带一路”倡议而创建的,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有何布局?

  陈振雄:在国本供应链的三大产业集群中,无论是物流园区,还是金融板块、海外代理和商务保理等各项业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都可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比如在跨境贸易方面,国本供应链目前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和建设了数十个海外仓;比如国本储运,既可以作为沟通国本供应链旗下各大产业群的枢纽,也可以作为对接“一带一路”的物流枢纽。

  记者:国本供应链设立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您认为有哪些便利性?在政策上,期待有哪些突破?

  陈振雄:作为注册企业,我们对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优惠政策没有特别感受,也许是因为推广力度不到位,抑或是相关机构还没有吃透政策。比如国本供应链需要注册一个离岸账户,到目前还没有完成。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希望能够给予更便利的市场环境及更透明的政策环境。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