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团”,英语简称“SIPG”,股票代码600018)是上海港公共码头的运营商。上港集团是我国国内最大的港口集团,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之一。2015年,上海港(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3653.7万标准箱,连续六年位居全球集装箱港口首位。
上港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港口装卸、港口物流、港口服务、港口商务地产四大板块,其中以码头管理和经营为核心主业,目前已拥有完整的近洋和支线运输、引航、船舶拖带、理货、驳运、仓储、船货代理和集卡运输,以及国际邮轮服务、港口设施租赁、港口码头建设、港口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等相关业务构成的港口产业链。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上港集团改革转型、谋划长远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上港集团将把握大势,凝心聚力,向着“成为全球卓越的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服务商”的愿景目标稳步前行。
图为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
实施员工持股
上港集团于2015年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超过1.6万人,参与度达到72%,合计认购数量超过4.1亿股,占集团总股份的 1.8%,认购总金额17.1亿元,持有期36个月,2018年解锁。通过持有人会议,上港集团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31名委员,监督员工持股计划的日常管理和行使股东权利,负责与资产管理机构的对接等。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将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利益相结合,形成了员工、企业和股东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使员工更加关注经营绩效,更加关注市值变化,更加关注创新发展,更加关注监督管理,开启了集团与员工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的新篇章。
建设“e卡纵横”,创新运作模式
上海港集装箱运营车辆在册数量接近4万辆,上港集团以客户需求、提高码头服务质量为导向,进行了缜密的业务需求调研,构建系统业务模型,并通过集中式、一站式的标准信息载入及联合受理服务,完成了“e卡纵横”平台建设的基础工作。目前,已有近千辆集卡成功注册可以在港区预约提重箱。通过进重箱、提空箱等相关业务的开展,码头和集卡车队都将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而随着“e卡纵横”注册集卡数量的增加,上港集团还将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平台运作模式,努力实现业务需求、机械设备和资金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集装箱装卸作业场景
成立上港集团港口业务受理中心
2015年8月,上港集团应用“互联网+”创新,组建了港口业务受理中心,改革了码头传统的柜台受理业务体系。受理中心整合集团下属六个集装箱码头和外轮理货的相关受理业务,优化业务流程,新增网上受理渠道,实现了独具上海港特色的“流程标准化、服务一站化、结算一体化、体验信息化”受理服务。
自从实施网上受理以来,客户办结业务所需时间从原来的排队30分钟左右减少到3分钟,2016年上半年,网上受理量就超过了30%。
港口业务受理中心在港口、航运、货主、代理及口岸部门之间精心搭建了一个统一受理的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切实解决了客户多点往返港区、重复排队办理业务等问题。客户体验、服务效率和口岸环境都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通过网上受理更是减少了客户往返港区的城市交通碳排放,未来受理中心更将在单证信息的电子化问题上深入调研,将上海港的港口业务受理服务向智能、无纸化的时代迈进。
试点合同能源管理,应用新能源,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上港集团在振东分公司率先试点合同能源管理,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协议,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和节能率达60%的LED灯具采购,包括在合同范围内需要拆装的灯具及附属材料。在未来十年,节能服务公司与振东分公司分享能源管理预期收益。振东分公司不仅显著降低了照明能耗,而且减少了日常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人员配置数,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继轮胎吊油改电后,上港集团加大LNG动力集卡新能源降低港口排放,研制了LNG动力新型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样机和LNG动力集卡,获得2项发明专利、2 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论文8篇。目前,上港集团使用LNG动力集卡约800辆,实测数据表明,与传统以柴油为动力燃料的牵引车相比,LNG码头专用牵引车每作业一标准箱的碳排放量下降15%,轮胎吊每作业一标准箱的碳排放下降12%。上港集团参与了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截至2015年底,结余的碳排放指标超过34万吨。
上港集团制定《建设绿色循环低碳港口节能减排专项规划(2015-2020)》和《上海港创建绿色港口实施方案(2015-2017年)》,确定了29个重点支撑项目,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资力度,完善碳排放管理制度,推广运用各项节能技术取得实效,与“六港峰会”其他成员单位联合举办了“Go Green”全球绿色环保周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上港集团2015年全年总能耗、能耗成本和每万吨吞吐量能耗同比分别下降0.1%、19.7%和 1.4%。
图为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
推进混合所有制,优化股权结构
从上港集团成功推进混改的经验看,母公司整体上市,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两个层面引入各类战略投资者,是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混改的优选途径。
集团层面的混改:2003年实施政企分离,2005年完成集团股份制改革,2006年实现整体上市,2015年实行员工持股。当前上海市国资委直接持有股比已下调至30%左右。
投资企业的混改:从1993年与和记黄埔合资,2000年核心资产上市,在外高桥一、四、五期码头和罗泾矿石码头引入具有优势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海内外各种资本属性的战略投资者,在沿江地区先后投资了武汉、重庆、南京、九江、长沙和江阴、太仓、芜湖、安吉等港口,与外地国资、外资和民营资本推进了合作。
上港集团计划以上海国资控股为前提,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优势互补,推动集团长远发展。与大型跨国物流集团合作,形成利益联动,打造以上海港为优势节点的国际物流网络;与著名国际班轮公司合作,获得港航资源的协同效应,助力集团形成跨国经营格局;与全球码头运营商合作,获得海外优质港口资产,形成跨国经营的网络优势。
图为上海港汽车滚装船码头
落实国资国企改革,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上港集团在努力推进试行职业经理制度,将主要从包括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市场化薪酬分配、考核与退出机制四个方面深化推进。
对隶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实施任期制考核,与市国资委对集团领导的任期考核相对应,每年进行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任期届满时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目前,上港集团主要着力在契约化管理,以及形成考核与退出机制这两方面进行完善和经验积累,已成为将来进一步推进市场化选聘和市场化薪酬分配的基础。
在市国资委的指导下,上港集团将展开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形成面向市场,更加和谐一致的党委会、董事会和总裁办公会决策机制。
倡导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绩效理念,实施中长期激励计划
上港集团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层中长期激励机制,倡导并形成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绩效理念,充分调动公司经营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设置利润总额平均增长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集装箱吞吐量等综合业绩指标,来激励管理层致力于创造企业财富、提升集团价值。
从长远看,上港集团希望进一步推进实施面向全体员工的全员持股方案及面向中高层、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通过上述两个计划的结合,使公司全体员工的收益与公司中长期业绩相挂钩,从而使公司全体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形成公司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