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量再创纪录

  突破182.6万标准箱!超2024年全年总量

  天刚蒙蒙亮,宁波舟山港铁路北仑港站已忙得热火朝天。“起吊!稳住!落!”货运监督屠峡紧紧地盯着屏幕前4台轨道龙门吊,一个个集装箱从列车上被缓缓吊起,稳稳地落在一旁等候的集卡上——而这样的奋战场景,正是宁波舟山港四季度海铁联运攻坚的缩影。

  截至11月24日8时,宁波舟山港今年海铁联运业务量突破182.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提前刷新2024年全年181.8万标准箱的纪录,外贸集装箱海铁联运全国第一大港的地位愈发稳固。

  “要让千百公里外的货源‘跑’向东海,每一步都得啃硬骨头。”浙江海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部副经理夏亮亮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16省69个地级市的货源图谱。为拓展内陆腹地,完善集疏运体系,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团队主动对接出口货源,挖掘新增量,联合属地政企,3个月走访12个内陆城市,最长一次连续7天辗转三省,为合肥派河、武汉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发展按下“加速键”。

  “企业怕耽误船期,我们就承诺‘门到港’全程无缝衔接。为了兑现这句话,我们联合铁路部门反复推演调度方案,把沿途3个站点的停靠时间从20分钟压缩到8分钟。”正是这样的“钉钉子”精神,让今年新增的4条海铁联运线路、新开的2条班列快速落地,累计111条海铁联运线路、40个内陆无水港,均居全国港口首位,织密通达全国的“黄金物流通道”。

  攻坚路上,“练内功”是破局关键。“前端海铁联运全程无缝对接,后端海运直达目的港,全程运输时间节省14天,整体物流成本下降约15%。”芜湖某外贸企业负责人说,其货物从芜湖峨桥站专用线货场启运,经海铁联运快线班列运抵宁波舟山港铁路北仑港站后,全程“不换箱”无缝衔接“中东快航”,于11月20日抵达目的地阿联酋杰贝阿里港,全程运输时间由原来的35天缩短至21天。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港口信息技术团队的百日攻坚。

  为破解通关效率瓶颈,宁波舟山港在多部门大力支持下,创新推出“浙江e港通”模式,以关务、港务、船务、信息、管理“五位一体化”为突破口,有效打破了内陆港的传统地理局限,通过全方位前移港口服务,全链路整合箱源、货代、集卡等物流供应链核心要素,吸引更多内陆货源通过海铁联运“货走浙港”,目前该模式已覆盖全国24个站点。

  更令人振奋的是“一单制”改革的深化。为打通海铁联运全程衔接堵点,宁波舟山港以全程运输提单(CCA)为载体,联合马士基、中远海运等16家主流船公司,将服务覆盖至30余条海铁联运线路,最终实现“一张提单通全程”,让内陆货物“出海”链路更顺畅。

  建设者的日夜兼程,更进一步推动了“硬件升级”。在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从今年6月底投入运营到10月30日,仅4个月时间,该港区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业务量已突破6万标准箱。

  “每节省一分钟,企业就多一分竞争力。”浙江海港义乌枢纽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晓坚说,投入运营后,作业团队强化现场协同,反复打磨“边装边卸”作业流程,截至目前,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已实现每日3对循环班列稳定开行,日均业务量约600标准箱,班列单趟装卸作业时间压缩至约2小时,成为推动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量增长的“新引擎”。

  年末冲刺号角吹响,宁波舟山港三个铁路港站攻坚热潮澎湃涌动。作为海铁联运核心枢纽,北仑港站、穿山港站、镇海港站精准发力,以功能升级、效率提升、服务创新突破作业瓶颈,为年度目标收官注入强劲动能。铁路北仑港站在海铁操作系统中新增“线上自动转船”“铁路危货箱系统导入箱信息及MSDS”等功能,减少人工干预,提升作业效率;铁路穿山港站通过搭建“取送车沟通群”,实现分钟级信息共享,确保装卸、取送车作业零延误,进一步释放穿山支线运力潜力;在铁路镇海港站的作业场上,港口为各大粮食企业量身打造的“散改集预装箱+班列直达+定制化配送”一站式服务方案运作有序,今年已实现粮食“散改集”发送,为业务增长拓展了新空间。

  单玉紫枫、徐朦晰、李海琳、裘知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