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天津市交通运输委主任王志楠介绍,“十四五”期间天津港基础设施能级实现跨越,现有5条航道、最高等级30万吨级,万吨级以上泊位较2020年增加24个、达到147个。
“十四五”期间,天津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和作用,大力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天津港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强港迈进,持续推进以港促业兴城,有力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天津港集装箱航线较2020年净增18条、达到148条。预计2025年,货物吞吐量约5.91亿吨,位居全国第八、全球第九,“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3.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400万标准箱,位居全国第六、全球第八,年均增长6.1%;铁水联运超150万标准箱,位居沿海港口前列,年均增长14%。获批华北区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预计2025年班列运量超7.5万标准箱。天津在新华·波罗的海指数航运中心城市排名中跃升至第18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天津港设施能级“十四五”期间也实现新跨越,实施24个重大项目: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大规模实施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率达88%,实施北支航道扩建;建成中石化、北燃LNG码头项目,提升北煤南运、北粮南运、矿石和油气等货物接卸能力;建成海嘉汽车滚装、渤化液体化工、南港乙烯外购轻烃、博迈科海工装备等配套码头,建成南港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等项目。
航运规模方面,“十四五”期间,天津市船舶运力由2022年底579万载重吨增加至696.2万载重吨,增幅达20.2%。国能集团航运板块在津持续扩大运营,今年新增运力32.4万载重吨。
产业招商方面,国能航运、玉湖冷链等一批央国企和民企重点项目落地;中远海运船舶修造项目正式签约。绿色石化、海洋装备、航空航天、粮油加工、新能源等主要临港产业健康发展。国际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地方许可和保税LNG加注、仓储业务落地。
高端航运方面,天津市律师首次荣登2025钱伯斯中国海事海商榜单;今年前三季度,天津航运保险实现保费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14.03%;邮轮接待艘次、旅客人数稳居北方第一,全国第二。
全媒记者 马榕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