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德港总体规划(2024—2035年)》获得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这是2023年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新增8个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中首个获批的港口规划,标志着常德港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常德港作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对接长江经济带、汉湘桂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常德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常德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载体。
本次规划突出岸线整合、强化集约发展,退出利用率低、功能单一等港口岸线近10公里,统筹规划岸线总长约23.3公里,其中货运岸线约13.4公里,分布在沅水、澧水流域和松虎航道。原各县市区37个港区整合为6个港区,形成“一核两极三辅”六港区总体发展格局。其中“一核”为德山港区,“两极”为津市港区、陬市港区,“三辅”为石门港区、临澧港区、安乡港区。德山港区、津市港区形成集中连片式货运港口岸线,实现港口岸线系统整合提升。规划共布置千吨级以上的货运泊位122个,可满足超过1亿吨的货物吞吐量需求,有效支撑常德港充分发挥物流枢纽功能,推动企业运输降本增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未来,常德港将以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等运输为主,积极拓展旅游客运、组织管理、临港服务、现代物流、综合服务等功能,加快发展成为湖南省集疏运体系完善、服务水平高效的综合枢纽港。《规划》实施后,将助力常德港进一步提升枢纽能级,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及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布局,不仅成为国家物流通道在湘西北的关键节点,还能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贡献关键力量。
全媒记者 杨瑾 通讯员 胡朝晖 江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