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港口公司正式揭牌,“千河之省”瞄准水运强省
五港变“一港” 推动川货通江达海
五港合一
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南充港+广安港
首季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四川港口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1.89 亿元,同比增长12.24%;5个港口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1.50万吨、同比增长47.56%
联运服务
目前四川港口公司已稳定运行50余条江海、铁海联运航线,形成“干支联动、江海直达”的运输网络,实现门到门的联运服务
近日,四川港投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四川港口公司)正式揭牌,由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南充港和广安港组成的“港口天团”正式亮相,四川推进现代化港口体系建设不断加速。
今年,四川启动实施“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行动。随着新公司揭牌,四川五港握指成拳,将如何进击?
从“一市一港”走向“一省一港”
此前港口发展思路是“一市一港”,很难实现统筹谋划和联动发展
一块来自凉山州雷波县的磷矿石,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先搭乘汽车到宜宾港,随后登上大船,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行至重庆。在重庆,它再换上小船,沿嘉陵江往上游一路到达南充港,最终进入工厂,变成生产线上的原料。
这条水路运输路线于今年3月打通。以前,雷波的磷矿到南充主要依赖公路运输。相比之下,水路的综合运输成本节省约30%。
“过去,港口各自为政,开通新航路一定程度上有阻碍。”四川港投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部部长代鹏说,此前港口发展思路是“一市一港”,规划、建设、运营都由各市州自行完成,同质化竞争严重,很难实现统筹谋划和联动发展。
四川被誉为“千河之省”,境内河流流程超4.4万公里。目前,全省通航河流176条,通航里程1.05万公里。总的来说,四川内河水运发展滞后、大而不强,全省水路货运量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2.95%。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认为,尽管四川水运航道等级低,港口普遍不在物流集疏运中心,航运优势不明显,但经过整合以后,有条件实现综合经营,形成协同效应。
2020年,四川整合长江上游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成立四川港投川南港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就是四川港口公司的前身。如今,随着南充港、广安港入列,四川完成境内长江、岷江、嘉陵江、渠江几条主要河流规模以上港口整合,从“一市一港”走向“一省一港”。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四川港口公司营业收入达61.89亿元,同比增长12.24%;5个港口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1.50万吨、同比增长47.56%,完成集装箱综合吞吐量达8.87万标箱、同比增长30.77%,实现整合后的首季“开门红”。
推动内陆盆地变身“三栖登陆舰”
江铁海联运叠加空中运输,四川可西接丝绸之路、东连长江水道、南向直达印度洋
目前,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南充港、广安港5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之和占全省的99%以上。五大港口功能定位鲜明:泸州港侧重贵州、广西为主的南向腹地市场,宜宾港侧重金沙江上游为主的西向腹地市场,乐山港侧重服务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国家重大设备出川出海,南充港侧重陕甘为主的北向腹地市场,广安港侧重以重庆为主的东向腹地市场。五港握指成拳,形成特色鲜明、高效协同的现代化港口集群。
随着“五港合一”工作推进,四川港口公司已聚集各类子企业30余家,拥有全省唯一具有进港铁路专用线、水运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首个开通国际陆运、水运双通道的港口。
资源聚合让港口从单一的货物集散地变成连接世界的经济枢纽,从而让身处内陆的四川变成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5月初,搭载23个集装箱、近500吨澳大利亚大麦的货轮停靠泸州港后,货物通过公路运输分拨到泸州周边企业。这是泸州港今年新拓展的进口粮食业务,采用“海运+江运+公路短驳”一体化物流方案,打通大洋洲粮食进口新通道。
目前,四川港口公司已稳定运行50余条江海、铁海联运航线,形成“干支联动、江海直达”的运输网络,实现门到门的联运服务。对内,与武汉、南京、上海、重庆等长江沿线重要港口建立货运通道;对外,开辟日韩等国际航线,搭建起四川与国际市场的贸易桥梁。公司年均开行集装箱班轮约2500航次、铁路集装箱班列2300余列。
“可进一步加强港口与航空联动,推动四川陆水空一体化物流格局。”盛毅表示,江铁海联运班列叠加空中运输航线,让身居内陆的四川西接丝绸之路、东连长江水道、南向直达印度洋,推动内陆盆地变身“三栖登陆舰”。
集中资源打造“水上高速公路”
启动实施“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行动,集中资源攻坚突破岷江、嘉陵江、金沙江等航运制约
未来,四川要实现从水资源大省向水运强省的跨越,水运将承担起更多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的重任。此前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2023—2035年)》,提出构建“一横五纵多线”内河航道体系和“两核四翼多点”现代化港口体系。
全省共规划港口18个,形成“两核四翼多点”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其中,“两核”指泸州港、宜宾港,作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四翼”指乐山港、广安港、南充港、广元港,作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发展内贸航线为主;“多点”指凉山港、遂宁港、达州港等12个一般港口,主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按照四川港口公司的规划,下一步将整合嘉陵江上游的广元港。届时,该公司将打通“两核”“四翼”,港口联动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港口整合之后,我们将构建港物贸一体化发展格局。”代鹏介绍,四川港口公司以“远端揽货、近端集货、靠港卖货”为发展思路,将围绕港口及园区开展大宗贸易业务,发挥港口物流通道优势,延伸供应链上下游,重点开拓粮食、汽车配件、矿产等大宗商品贸易,推动川货通江达海。
航道的质量和通畅程度直接影响港口的吞吐能力和物流效率。今年,四川启动实施“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行动,集中资源攻坚突破岷江、嘉陵江、金沙江等航运制约,打造“水上高速公路”,以点带面推动四川水运振兴发展。盛毅建议,应根据全省流域经济发展需要,集中力量弥补薄弱环节,改善重点航道条件,配套建设有规模的码头、仓储等设施和集疏运中心,促进水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