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将国际航运交易平台纳入国际海上运输相关的辅助性经营活动,并规定了向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的义务。这为规范国际航运交易平台经营行为,促进国际航运服务业公平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自我国第一家航运交易平台——上海航运交易所于1996年成立以来,我国航运交易平台经历了从线下分散交易到线上集成的发展历程。随着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应用,航运业在线交易平台实现了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航运交易平台作为数字化时代航运服务业的关键基础设施,在集装箱舱位交易、船舶交易、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船舶评估、航运金融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为国际航运市场发展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航运指数”用户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信息被联合国贸发会以及多家国际权威航运咨询机构、航运媒体等采用,为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编制提供了“中国方案”。国际运输协议纷纷与上海航运指数挂钩,中国航运交易平台为国际航运业公开透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次新修订的条例,以报送信息为抓手,对航运交易平台设定了明确要求,报送信息包括平台的基本信息、服务协议、交易规则等,有助于增强市场透明度,促进公平竞争,引导平台规范有序发展。同时,针对航运交易平台的违规行为制定了罚则,包括责令限期补报、罚款、责令停止开展相关业务等,建立了从轻到重、从改到罚的管理链条,形成了以维护秩序和保障安全为目的的多层次监管体系。
此外,新条例对航运交易平台建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增强市场透明度,形成更公平、更合理的航运交易价格,促进公平竞争;另一方面推动数据决策,促进航运业智慧发展,为全行业物流降本增效作出贡献。
当前,个别国家滥用长臂管辖,对我航运业发展采取歧视性政策,严重破坏国际航运市场公平秩序,我们坚决反对。作为国际航运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上海航运交易所坚定支持《国际海运条例》的修订出台,也将立足自身,严格遵守法规设定的行为准则,始终秉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持续以创新优化服务供给,为全球海运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注入持久中国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