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淬炼文化品牌 守护水清江畅

  6月17日,走进位于黄石港区海事处的黄石海事文化展厅,一抹浪花向东,一片船帆破浪,两行白鹭相随,三者巧妙构成的一个“文”字便映入眼帘。那是黄石海事局“一路有我畅鄂东”文化品牌标识。

  品牌标识代表了黄石海事文明执法形象和文化强局理念,也意味着黄石海事局文化品牌建设迈入新篇。而“一路有我畅鄂东”这个品牌名已内化为黄石海事人心中的使命与肩头的责任,守护着一江清水,保卫着万帆安畅。

  在传承与积累中淬炼文化品牌

  黄石海事局于2005年成立,除随改制调入新单位的老职工外,其他新职工都是重新招考的年轻人,单位两拨人年龄差距大,除工作之外交集很少,如何弥合代沟、凝聚人心成为单位领导无法忽视的问题。

  长江海事文化的创建给问题解决提供了契机。

  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找到好的水源才能得到活水润泽。

  黄石局辖区跨鄂东三市,上起鄂洲泥矶下至武穴中洲。在这140千米的长江水域上,有铜镜之乡、孙吴古都鄂州,有青铜发祥、孕育民族工业的黄石,也有革命热土、时珍故里黄冈。

  守着文化金窝,必须产出文化精品。

  自此,黄石海事加大了文化创建力度,挖掘了一批先进典型。赓续红色血脉,对标“南泥湾精神”,诞生了开荒自给、净水自饮的“西铺河精神”。继承武昌意志,弘扬战斗精神,孕育了以艇为家、风雨无阻的“戴圆精神”……

  这些精神融入了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创业精神体系,并逐渐发扬光大。

  从2009年起,黄石海事启动执行文化体系建设,把文化建设贯穿到业务领域,让精神建设促实干、见实效。

  根扎茎起,成果斐然。

  执行文化不仅有力的推进了各项工作,更在各领域中孕育了特色文化果实。

  2012年,通过提炼总结,“客渡船监管三零品牌”等安全文化品牌、“海事人百家讲坛”职工文化教育品牌、“廉洁岛”廉政文化品牌等系列子品牌相继诞生,黄石海事文化体系主干初成。

  2018年后,通过进一步对文化品牌的梳理和提炼,以“西塞山前党旗红”党建品牌为引领,以生命为中心的“客渡船三零品牌”、提振工作效能的“清单管理品牌”、打造卓越队伍的“蓝鹰品牌”三根品牌主干基本形成,“一路有我畅鄂东”653 文化品牌体系之树枝繁叶茂。

  “‘传承’、‘积累’、‘提升’是我们文化品牌创建的三个重要关键词。”回望文化品牌创建的十七年历程,黄石海事局李政委有感而发。

  在急难险重中锻造文化内涵

  在“一路有我畅鄂东”653 文化品牌体系之树上,最为人称道的精神之一,是“戴圆精神”。

  浠水县戴家洲把长江从中间一分为二,默默流淌在主航道旁的狭长水道名曰戴圆。千百年来,戴圆水道浅窄、环境险要、事故频发,不适合通行。

  2006年,主航道变窄,戴圆不得不被开辟为通航水道。长江的运载压力如同开闸放水一般涌入了戴圆,原本冷清的水道一时间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保通航是硬性任务,为此,刚刚被疏浚的戴圆水道顶了上去,驻守在戴圆水域的黄石海事人也顶了上去。

  “一班人、一条艇、一整夜”。

  为保障通航安全,他们食无正点、寝无定所、喊哑嗓门、熬肿眼眶,有人甚至挂着盐水,还扶着输液支架继续工作。在长达214个日夜的航道单控期内,黄石海事人与戴圆水道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保护了8万多艘次船舶的安全通行,实现了危险品船、客渡船零事故、零险情,安全通过率始终是100%。

  戴圆精神是用热血锻造的。

  而黄石海事人不仅是治水的“大禹”,危机来临时,一往无前的担当精神也造就了烈火中的“金刚”。

  “水上单位就我们这些,遇到火情,我们当然要第一时间出去处置!”黄石海事局港区海事处叶队长说。

  江上火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水雾弥漫。

  陡峭的舱梯被烤的发烫,船舱里生活杂物、煤气罐、氧气罐星罗棋布……隔着浓烟和水雾,视线里的一切东西都蒙上了一层灰纱。

  但每一次险情来临,海事队员们总能第一时间穿上救生衣,挎上简单的防护救援装置,身影消失在迷雾中。

  大火散尽后,他们的白衬衣早已染黑湿透,头发和眉毛均被炙烤弯曲。

  水上逆行者精神汇入波涛、奔涌向东、代代相传。敢于挺身而出的黄石海事累计救助遇险船舶1100余艘次、人员4300余人,人命救助成功率97%,年均保障近10万艘次船舶、2亿吨货物安全进出港。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黄石海事局也主动加压,疫苗接种、核酸采样、常态化安全云会议……他们“于艰险处扬斗志,于关键时展风采,于艰巨中铸辉煌”,只为了那融入骨血的“为人民服务”之精神。

  在绿色发展中吐露文化柔情

  在鄂东段,每艘到港船舶都拥有了自己的“社区网格”。

  “把船舶当居民,把码头当单元楼。”危管防污处副处长晏思路这样形容“网格化”管理。

  黄石海事局将辖区码头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每个网格配置“格长”和“管理员”。

  “管理员”通过“船e行”、电子巡航系统、船舶报港系统、船检系统等对网格内船舶和码头分别进行每天1次和每周1次的核查跟踪,“格长”根据核查信息实施防污染现场检查,查处船舶污染违法行为,督促港口码头规范运行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设施。

  自诞生以来,“网格治污”推动了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使用率大幅提升,使船舶污染防治监管效率进一步提高。

  如果说“网格治污”赋船舶以人情,那么“江豚湾”就是待自然以温柔。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持续推进,船岸污染排放规范了,码头无序开发叫停了,十年禁捕工作落实了。

  秀美的“西塞姑娘”再度穿上了碧绿的“披锦”。

  曾经的“桃花流水鳜鱼肥”与如今的“青山绿水江豚回”共筑出新的自然风光。

  不少游客从外地驱车赶来,只为亲眼目睹江豚戏水觅食。“微笑天使”的萌态也在长长短短的镜头前成功出圈,抚慰了众多网友的心灵。

  “绿色”与“繁荣”被黄石海事人系上了结。

  黄石因矿而兴,因港而荣,也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作为国家一类水运口岸、长江十大良港,黄石港船舶来往、门机林立、车流穿梭,年均进出港船舶5万艘次,货物1亿吨,越来越多企业从这里走向大洋。

  发展和安全从来都不可分割,每一艘过境商船都留下过黄石海事人的脚印,每一批经运货物都接受了一线队员们的检查。

  2017年8月20日,黄石新港首艘外国商船“中日韩大阪”轮满载新冶钢材驶向韩国釜山港,使黄石港拥有了固定始发班轮。

  从此,内陆的“水上护卫”升级成了国际“丝路镖客”,不少一线海事人甚至主动学起了外语。

  浓厚的文化氛围还孕育了不少先进典型。直属海事系统优秀青年晏思路、抗疫先进个人刘庆峰、全国先进女职工刘清、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孔静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凸显了集体先进性和文化感染力。

  “不管时代怎么变,我们一直都在这。”这不仅是叶队长的肺腑之言,更是以文化促文明黄石海事人的心声。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