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斗争众志成城 创新创造书写新篇
龚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五个中心”建设实现重大目标。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经济实力保持全球城市前列,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均升至世界第三,证券市场筹资额、现货黄金交易量、原油期货市场规模等均位居世界前三,口岸贸易总额继续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蝉联世界第一,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建成软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15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上海方案”加快实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1%左右。
——经济呈现向上向好态势。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迎难而上,以最大努力、最实举措推动经济逐季回升,全年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情况下下降1.7%。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4.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
——发展新动能持续释放。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0%。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增长6.2%。日均新设企业1665户、增长12.8%。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继续快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PM2.5年均浓度降至32微克/立方米,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奋力夺取双胜利。
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了一场出色的超大城市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
我们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以政策措施的有效性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的严重影响,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全力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更大的工作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在抗疫斗争中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构筑起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在推动发展中奋勇拼搏、砥砺前行,书写了创新创造的崭新篇章。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四大功能”要持续强化,新动能要加快培育,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亟待突破。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还不完善,维护城市安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还需增强。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改进。
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优异成绩庆建党百年
龚正市长指出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以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和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为战略牵引,以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为根本动力,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1%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聚焦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二)聚焦强化“四大功能”,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力打响“四大品牌”。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持续推动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继续集聚一批功能性、总部型机构,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争取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继续办好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全力实施三大“上海方案”,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建设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力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开展民用飞机制造、高端医用材料等补链强链行动,推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
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落实外商投资条例,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用好我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重大契机,搭建全球招商引资新网络。
(三)聚焦发挥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引领作用,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
(四)聚焦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五)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守牢城市安全底线。
(六)聚焦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更大作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稳就业举措,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支持培养企业新型学徒1万名。积极筹办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统筹提高养老金、医保、低保等社保待遇标准。
(七)聚焦“三园”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资源配置向郊区倾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八)聚焦文化供给提质增效,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更好地赓续红色基因、彰显海派魅力、展现江南风韵。
实施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建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全面推进国家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和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
实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等创作工程。
加快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九)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
启动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持续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全面完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办好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龚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在新时代上海改革开放发展征程上写就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回眸过去,这是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全市生产总值从2.69万亿元增加到3.8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3万美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8.9件增加到60.2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明显提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一批硬核产业加快壮大。这是改革开放再出发步伐显著加快的五年。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深入实施,成功举办三届进口博览会,助力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提升,一批重要改革开放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到771家和481家,已成为全球总部经济的重要集聚地之一。这是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的五年。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从无到有、打响品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36%。这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万元增加到7.2万元,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近60万个,“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有效破解,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保持国内领先,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龚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我们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我们要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来谋划和推动,着力强化“四大功能”,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谋划和推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我国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作出应有贡献;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来谋划和推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努力使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谋划和推动,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共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
为更好引领中长期发展,《纲要(草案)》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突出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全力优化战略布局,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贡献。加快构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加快完善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代表都市经济发展方向的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促进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
第二,全力强化“四大功能”,持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能级。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着力提升要素市场国际化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和航运服务能级,持续提高全球资源的集聚浓度、链接强度和辐射广度。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上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大力推进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好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流通。
第三,全力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支持浦东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方面率先试、出经验,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以“五个重要”为统领,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功能提升和城市建设。深化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更好发挥进口博览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着眼于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大力支持更多民营企业成长为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第四,全力建设人民城市,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取得新进展。坚持以全周期管理意识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依托“两张网”建设加快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使绿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龚正市长指出完成目标任务,关键要把政府自身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要加快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旗帜鲜明讲政治,扎实有力行法治,加快步伐转职能,坚持不懈强基层,持之以恒正作风。
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全市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探索行业综合许可制度,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实现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互联网+监管”全覆盖,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常态化修复机制。持续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施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管理,部门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