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林区建制村全部通畅全通客车 秋到神农架 硕果满枝桠

  初秋时节,行驶在湖北神农架的农村公路上,放眼望去,青山如黛,绿林含翠。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在绿色大地上蜿蜒舒展,像毛细血管一样,“流进”一座座村庄,串起沿线景区、种植基地等一颗颗散落的“珍珠”。

  神农架林区深处山区,城区不大,多为原始森林,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林区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拥有农村公路1672公里。神农架林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周立刚说:“神农架林区以申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载体,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

  作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近年来,神农架林区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建成美丽农村路102公里、完成提档升级213公里、创建示范乡镇3个,实现建制村公路通畅率、通客车率100%。

  泥巴路变身致富路

  “好嘞,这筐装好了,可以装车了。”8月25日上午,宋洛乡后山坪村村民曹登华的小院热闹非凡。曹登华正和10多名乡邻忙着将采摘的西红柿、辣椒分拣装框,再小心翼翼地装上车。2小时后,西红柿、辣椒就将出现在松柏菜市场上。

  “今年种了20多亩辣椒、西红柿,还养了45只羊。蔬菜行情不错,预计今年增收8万元,我还请乡亲们来帮忙采摘和装箱。乡亲们在我这儿帮工一年,可以赚2000多元,可以说买油盐酱醋茶不愁了。”谈起现在的生活,曹登华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条通畅的农村路,对于农村产业发展、村民致富至关重要。2016年以前,宋洛乡后山坪村近一半村组不通公路。该村山大坡陡,村里以种植包谷、红薯、洋芋为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以前村里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仅是一条2米多宽的土路。种植的蔬菜用三轮车运到3公里外的主线,再从主线二次转运,费劲得很。”曹登华回忆,公路通到家门口,是村民们最大的夙愿。

  2016年,后山坪村通村公路建设启动。短短一年,一条宽5.5米、长7.6公里的通村公路建成通车。连接后山坪村一、二、三组的入户公路支线相继建成,全长5.7公里、宽3.5米。

  “路修好了,大货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现在不到2小时,蔬菜就运到了34公里外的松柏镇。” 后山坪村党支部书记曹波说,泥巴路变样儿,不再荡土扬灰、泥泞难行,彻底解决了运输难题,成为串起各个村落的致富路、幸福路。

  3.5公里沥青路旁兴起21家民宿

  2019年,红坪镇荣获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称号,红坪镇温水村村民十分高兴。如今,在朋友圈转发村里的美景,已成为不少村民的兴致。

  红坪镇党委书记王强介绍,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让全镇125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路面由原来的3.5米扩宽到4.5米至5.5米,为沿途村民出行、发展农家乐、农民致富创造了条件。

  打通一条路,激活一片景,“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为红坪镇振兴的新亮点。该镇还荣获“全国特色小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省旅游明星镇”等多项殊荣。“我家11个房间8月初就都被定满了,每天预约不断,这段时间的收入甚至超过去年全年了。”神农桃花谷民宿老板何平正说。

  温泉村因温泉得名,桃花谷夏日最高气温不超过26℃。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漫步山间谷地、静坐古典庭院,享受难得的清凉。十堰游客邹红云说:“我连续5年来这避暑,这里非常凉快,环境很好。”

  温水村及时抓住机遇,在3.5公里的沥青路两边陆续开设21家民宿,带动沿线1000余人增收。目前,该村人均年收入上万元,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既种农田又“种风景”

  初秋的松柏镇古水河生态旅游公路上,不时有自驾游客和骑行者经过,他们或驻足路旁的农家乐放松心情,或就近采摘瓜果蔬菜……总投资8000余万元的古水河公路全长15公里,连接两河口村、白莲村、古水村、麻湾村,是古水河野趣体验度假区项目的重要一环,为松柏镇建设国际慢城提供重要支撑。

  “该公路建设始终以生态环保为总基调,注重设计、施工方案优化和生态旅游、观光产业的融合发展,沿线形成‘路、景、产’三位一体的布局。”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施工过程中不大挖大填,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河流原貌,路边的近百棵大柳树全部保留。

  “以前3.5米宽的老旧水泥路,灰尘大、噪声大、会车难。今年8月底,公路改建后,由水泥路面改为沥青路面,老百姓出行更加舒适。”白莲村党支部书记万宏柱指着公路说,“我们正打算发展旅游产业,打造野趣休闲体验区,让生态旅游路成为老百姓的致富路。”与之前相比,如今的古水河公路弯道少了、路更宽了,在原生环境的映衬下,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宋洛乡盘龙村,一条6.15公里的村级生态公路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盘龙村党支部书记朱清君介绍,公路修好后,宋洛乡请来专业古建筑修复机构,对廻龙坪古建筑进行了维修和改造,对所有民居进行立面改造。

  古村焕新颜,山村热闹起来,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来了。村民赵英丽开起农家乐。“鸡是自家养的,青菜是后院种的。”赵英丽说,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游客盈门,每年能净赚2万余元。

  不仅是民宿,盘龙还发展中蜂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产业,既“种农田”又“种风景”,廻龙坪的2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2019年户均增收1.5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更可喜的是,昔日交通闭塞、房屋破旧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