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交通强国建设四川试点工作推进情况
——访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张琪

主题: 交通强国建设四川试点工作推进情况

时间: 2020年09月15日上午 09:30

嘉宾: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张琪

简介: 2019年12月四川省成功进入了第二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范围,并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得了正式授牌。本期访谈将邀请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琪介绍试点工作内容、初步经验成果等。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主持人】 2020-09-15 09:30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在线访谈。今天的访谈,我们邀请到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琪同志。张厅长,您好!

【张琪】 2020-09-15 09:31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做客交通运输部网站在线访谈。

【主持人】 2020-09-15 09:32

张厅长,2019年12月四川省成功进入了第二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范围,并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得了正式授牌。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四川省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方向。

【张琪】 2020-09-15 09:33

为充分体现四川特点特色,努力在试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我们坚持点面结合、近远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围绕重点领域、优势领域、急需领域和关键环节,主要将在6个方面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一是高质量推动成渝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成渝综合交通“规划实施、基础网络、枢纽建设、运输服务、运营管理”等“五个一体化”,率先实现成德眉资交通同城化,共同打造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高品质构建高原山区综合立体交通网。以川藏铁路、川藏高速等为重点,统筹公、铁、航、轨等交通布局,构建适应高原山区特征特点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动高效率、高品质交通服务向民族地区延伸覆盖。三是高标准建立公园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围绕天府新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建设全域慢行绿色廊道,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构建功能清晰、衔接紧密、换乘便捷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四是高效率建设有韧性的交通防灾体系。考虑四川自然灾害易发频发的实际,构建多方向、多层次、韧性强的交通路网,建立基于现代技术的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提高交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五是高层次探索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公路体系。依托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开展试点应用,通过与行业尖兵企业、国内知名高校广泛合作,加快形成面向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公路体系,提升运行效率,缓解城市拥堵。六是高水平打造“交通+旅游”“交通+文化”融合新名片。围绕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推动“交通+旅游”在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组织模式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一批路景融合的精品旅游廊道,培育山地轨道等一批交通新兴产业,大力弘扬以“两路”精神为代表的交通精神,打造新时代四川交通文化新名片。

【主持人】 2020-09-15 09:40

从您的介绍可以看出,四川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主体鲜明、内容丰富,那么,请您介绍一下四川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主要考虑。

【张琪】 2020-09-15 09:42

我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主要坚持服务大局、对标强国、突出优势3项原则。服务大局,主要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以更好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文化旅游强省建设、天府新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等为落脚点,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当好先行。对标强国,主要是对标交通强国“四个一流”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差异化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原山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四川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争取达到全国前列、西部领先水平。突出优势,主要是着力突出四川区位特点、旅游资源、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争取在区域交通一体化、交旅融合、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等领域探索经验、率先突破,努力在交通强国建设中贡献四川智慧、提供四川方案。

【主持人】 2020-09-15 09:45

四川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为突出的省份之一,既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种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先行区域,又有阿坝、甘孜、凉山等深度贫困地区。这次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对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又有哪些特殊考虑,将为全国带来哪些经验启示。

【张琪】 2020-09-15 09:46

立足四川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实际,我们重点把握“促发展、补短板、解难题”的工作思路,努力推动四川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更好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一是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央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位任务,我们和重庆市交通局牢牢把握“先行官”定位,提出成渝综合交通围绕“规划实施、基础网络、枢纽建设、运输服务、运营管理”等“五个一体化”,建立完善川渝交通运输合作机制,协同共建世界级民航机场群、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构建成德眉资“1小时通勤圈”以及打造万达开、渝广等川渝毗邻地区创建交通融合发展先行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是补短板。高原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条件差、历史欠账多,为补齐高原山区发展短板,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们将重点考虑区域地广人稀、地形地质复杂、生态约束性强、工程难度大等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形成符合地区实际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更加经济适用的交通基础设施,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 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更好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求。

三是解难题。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是反应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天府新区围绕建设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进步、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重点打造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体现天府新区发展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和交通出行模式,在营造“快慢结合、动静相宜”的低碳高效交通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这次试点将着力推动“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建设活力智慧的城市街道、全域慢行绿色廊道和“站城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建立公园城市绿色交通体系。

经验启示方面,从目前试点安排来看,主要有“两场一体”(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运营的“成都模式”,符合高原山区环境特点的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和特殊困难地区“高速化”公路实施路径,全国领先的交通信息协调中心以及“准点公交”与“精准投放”相结合的公交运营创新模式。

【主持人】 2020-09-15 09:58

交通是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安全的生命工程,四川自然灾害频发,四川交通有着丰富的抗灾救灾经验,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中安全应急方面都作了哪些计划安排?

【张琪】 2020-09-15 10:00

根据四川多年来的应急救援经验,安全应急主要需要从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创新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队伍装备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也做了相应安排。一是打造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完善灾害易发地区“生命线”交通网络,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二是建立交通设施和路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创新研制流程规范、操作性强、具有四川特色的交通应急预案的编制标准草案及配套的示范文本;三是以四川省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为抓手,全省建立“1+3+6+N”( 1个国家区域性公路四川储备中心,3个分中心,6个省级区域联动储备中心,N个市县级储备中心)的四级应急储备体系,建成一批素质高、专业性强、标准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分布科学、配备合理的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

【主持人】 2020-09-15 10:04

四川旅游资源富集,围绕服务旅游发展,四川交通打造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这样的生态环保示范工程,以及川藏南线等重要的自驾旅游精品路线。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提出了打造“交通+旅游”“交通+文化”融合新名片,请问又有什么“新”的考虑。

【张琪】 2020-09-15 10:05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来川视察时指出,四川是个好地方,山水秀丽、民风淳朴、文化多彩,要求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这次强国试点打造新名片,重点在“新”字,“新”在四个方面。

一是新元素。注重推陈出新,提出新川九路、理亚路、乐山大渡河旅游风景道、峨眉山全域旅游环线等新标杆,助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时,也重点强调了四川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特点,提出了巴中红色旅游、泸州酒城文化旅游带、嘉陵江山水人文线等精品的旅游线路。

二是新业态。除了打造新的旅游精品路线,我们还要重点推动“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探索推进低空旅游、水上旅游、房车营地等新模式。通过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项目,探索生态敏感区交通建设关键技术,培育山地轨道交通新产业。

三是新风尚。建设一批具有交通文化属性的博物馆、展览馆,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宣扬新时代交通精神,实现交通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四是新尝试。通过实施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试点工程,构建“共享共用”的交通旅游服务数据资源平台,形成具备推广价值的 “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协调机制,尽量避免节假日重要景区的大拥堵,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主持人】 2020-09-15?10:12

四川交通强国试点内容丰富,涉及的部门也很多,请问省里面在这块工作是如何推进的,有什么样的工作安排。

【张琪】 2020-09-15 10:13

为高质量、高效率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我省在省综合交通建设和运输协调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四川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交通运输厅厅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任领导小组组长,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相关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为便于交通强国试点任务推进,我们还制定了我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工作方案,细化分解形成了责任分工方案,并对每一项试点任务提出了年度目标任务,全面推动交通强国试点任务落实。

目前,我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已通过部强国办组织的专家审查,近期有望获得批复。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级相关部门,组织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承担单位,加快推进试点任务落实。力争用1—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用3—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积极争创交通强国建设优秀试点项目,努力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区。

【主持人】 2020-09-1510:17

刚才您介绍了四川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工作内容和推进情况,请问四川对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又有哪些工作安排。

【张琪】 2020-09-15 10:18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做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按照中央文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分管副省长亲自领导交通运输厅和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省级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起草《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作为四川交通运输领域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支撑省内“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拟由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目前,《实施意见》已通过省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已报送省委审定,计划近期印发实施。同时,将召开四川交通强省推进大会,为四川交通强省建设创造良好氛围。

【主持人】 2020-09-15 10:21

张厅长,一位网友提问:四川一直是我国超级工程的重要缔造者之一,这次四川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将为我们带来哪些超级工程。

【张琪】 2020-09-15 10:22

这一批次交通强国试点主要围绕3—5年见成效,超级工程主要有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渝中线铁路、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等。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位于天府新区简阳市芦葭镇,距成都市中心约50公里,规划飞行区等级为4F级,是国际最高等级的机场,可以起降任何型号飞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也是我省历年来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机场远期目标将建设6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的需求。一期项目总投资718.6亿元,带动相关工程投资超过3000亿元,将建设“两纵一横”3条跑道,东西跑道间距2400米,为国内最宽,设计旅客吞吐量为4000万人次/年,并配套建设航站楼和空港经济区,预计2021年上半年投入运营。

成渝中线高铁是落实国家“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项目,是成渝间第四条铁路通道,也将是成都、重庆两大国家中心城市间最便捷、最顺直的高速铁路客运通道,成都平原东出、南下高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铁集团明确,这条新通道将采用更高技术标准来建设,这意味着成渝中线高铁时速将不会低于350公里。该项目正在加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开工建设、2025年建成通车。

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位于绵阳市、阿坝州境内,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银川至昆明高速公路(G85)平凉至绵阳联络线(G8513)的重要路段,是交通部第二批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和科技示范工程,同时也是我省的品质工程示范项目。项目路线全245公里,桥隧比占路线总长84.1%,总投资410亿元。项目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平通河裂腹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6处重要生态敏感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断裂构造规模较大、活动性强,跨越龙门山断裂带、塔藏断裂与虎牙断裂带。其中白马隧道(13公里)是该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该隧道直接穿越多条地震断裂带或影响带,岩性破碎,存在大变形和大量地下水,施工难度极大。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助力九寨沟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项目是我省结合区域地形条件提出的轨道交通创新示范项目,项目采用“轮轨+齿轨”的山地轨道交通技术,最大爬坡能力达12%,具有占地面积小、爬坡能力强、地形适应力强、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等优点,十分适应四川西部高原山区地形条件。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项目位于成都市、阿坝州境内,起于都江堰市,止于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路线全长123.2公里,桥隧比占路线总长98%,总投资216亿元。项目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跨越龙门山断裂带、地质灾害频发,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探索创新轨道交通技术,带动沿线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 2020-09-15 10:30

非常感谢张琪厅长跟大家分享四川交通强省建设试点和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工作情况,十分精彩。谢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