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向“智”发展、向“绿”转型 构建航海绿色发展新格局

  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乔雪峰)7月11日是我国第二十一个“中国航海日”,今年航海日的主题是“绿色航海,向新图强”。

  7月10日,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在2025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今年将安排论坛、研讨会、科普文化等2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呈现五个方面特色:一是突出专业视野与前沿探索。二是开展智库研讨,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三是搭建一线从业者的交流平台。四是系列活动体现海南特色。五是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航海科普文化体验。

  李世新表示,从2005到2025,我国航海事业迎来了非常快速的发展,这也是我国航海事业发展最快的20年。中国的船队规模不断壮大,已经进入了世界的领先行列,港口吞吐量不断上升到新的台阶。

  李世新还表示,近年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我国航海科技抓住契机,向“新”图强、向“智”发展、向“绿”转型,在航海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在特种船舶建造、自动化码头、智能航运、绿色港航、深远海探测及导航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进展。

  近日,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并强调要积极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对此,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冯玥在通气会上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以能源转型为重点,推动我国船舶绿色化、低碳化成为国内外航运发展的主旋律和新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航行船舶中,已有液化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600多艘,纯电池动力船舶485艘,还有少量的甲醇燃料动力船舶4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2艘。

  冯玥指出,总体来看,我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与国际基本“并跑”,其中,电动船舶主要在我国发展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规模和水平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随着政策体系的持续优化、市场需求的加速释放及产业链条的协同完善,我国内河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将呈现多种能源并行、梯次循序扩展的发展新态势。”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下,航运业作为全球贸易的关键纽带,正站在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黄澎在通气会上表示,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航运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海南正以智慧赋能、绿色转型、制度创新为抓手,全力打造航运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