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引江济淮蜀山复线船闸传来重要进展:工人们正为安徽省在建的最大规模最高等级的船闸通航做最后冲刺,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交工验收,并启动试通水、试通航。
“当前,复线船闸上闸首围堰处正在进行土方拆除运走工作,下一步准备装设涵管,引水至闸室,进行船闸有水调试工作。”引江济淮工程蜀山复线船闸负责人徐继兵表示,今年3月31日复线船闸完成无水调试;4月26日完成水下工程阶段预验收,5月22日完成水下工程阶段验收,目前已经具备闸室充水条件。根据施工计划,今年下半年蜀山复线船闸将完成交工验收,并启动试通水与试通航。
据了解,蜀山复线船闸长280米,宽34米,按Ⅱ级船闸建设,船闸最大水头差17.26米,过船一次灌排水12万立方米;船闸人字门单扇门叶宽度达20.809米,宽度为全国第一;单次灌排水量达12万立方米,建成通航后将大大提高通航效率,并可容纳更大规模的船舶过闸。
值得一提的是,蜀山复线船闸与已经投用的一线船闸平行布局,两闸中心间距102米。设计师在二者间增设两闸连通廊道,是安徽省内第一个具备双闸互灌互泄功能的省水船闸。“当一线船闸排水时,部分水流可通过廊道注入复线闸室,可大幅节约水资源。”徐继兵说,双闸并联运行的过闸控制程序将改变以往的通航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过闸船只,船舶可实现“双向无等待通行”,类似高速公路的双车道升级,过闸效率预计提升一倍。
蜀山复线船闸投用后,蜀山枢纽通航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双闸并行后,通航能力将实现“双向无等待通行”,预计2030年江淮运河年货运量达2亿吨,占全省水运总量的28%,年均节约物流成本60亿元。
全媒记者 石孟园 通讯员 夏渡培 吴一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