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以联通工程实施为契机 大力提升湖南水运能级

  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湖南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1968公里,位列全国第三,处于国家规划建设的“四纵四横两网”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的长江、珠江“两网”之间,其中“一横”长江干线经过湖南,与之十字交汇的“一纵”汉湘桂通道建成后,将纵贯湖南、联通“两网”。

  湖南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直接省际相邻。《行动方案》的全面实施,将极大改变全国内河航运格局,给湖南内河航运地位的提升带来历史性机遇。

  打造湘江内河水运黄金航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湖南、湖北和广西的代表委员们都提出建议,希望能加快推进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的建设。

  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是国家规划建设“四纵四横两网”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纵向通道之一,是《行动方案》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条通道从陕西的安康开始,一直通到广西的钦州。通道北起汉江,经过洞庭湖和湘江,穿过湘桂运河,平陆运河等,直达珠江和北部湾,全长约3200公里。这条“黄金水道”一旦建成,将直接连接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区),汉江、长江、湘江、珠江等水系就能连成一线,真正打通全国南北水运大动脉,形成中西部地区一条新的出海通道,大幅降低其南向开放发展的物流成本,直接促进其和东盟经济合作;将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圈连接起来,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其对外开放水平,诞生新的城市圈,国土开发更加平衡。此外,全长844公里的湘江干流在湖南境内长670公里,300公里的湘桂运河在湖南境内长212公里,湖南将拥有约900公里的湘江干线航道,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永州等城市将共同成为国家干线航道重要港口城市。

  打造长沙区域航运物流中心。《行动方案》的实施将使湖南水运枢纽的诸多隐性优势变为显性优势。第一,湖南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横向依托长江,纵向贯通汉湘桂航道,位于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连接区位。第二,湖南位于长江以南中国南方水路网络最发达的中央区域。第三,湖南洞庭湖水系处于五大航运区中心,东面是鄱阳湖水系、南面是珠江水系、西面是川江区、北面是京杭运河区。第四,湖南可以通过湘赣、湘粤、湘桂、湘黔等运河航道复航、升级,全面联通五大航运区。湖南省会长沙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内河主要港口、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中心,以及全国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等“四型”物流枢纽城市;拥有深水港虞公港,霞凝港、铜官港等三大内河港口。汉湘桂通道建成后,长沙将成为全国纵向干线航道沿江城市,全国南北向汉湘桂大通道与东西向长江大通道在长株潭岳阳城市圈十字交汇,长株潭岳阳城市圈拥有长沙、岳阳等两个国家规划建设的内河主要港口。《行动方案》的实施使长沙一举成为纵横两大航运通道交汇区域的干线沿江港口城市。对此,长沙应对标重庆、武汉、南京等内河航运中心,致力于强化航运中心三大要素:航运船舶流中心、航运信息流中心、航运资金流中心,及早谋划争取、早日建成长沙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打造湖南全域高等级航道网。《行动方案》的实施,将加速湖南建设2500公里以上的全域高等级航道网。一是湖南拥有全域性“一江一湖四水”的水运自然条件,形成了密集河流水网,共有通航河流373条,通达全省90%以上的县市区。二是湖南水运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进展成效十分突出,十四个地州市制定和获批港口规划,常德、怀化、娄底、邵阳、郴州等相关航道复航、升级建设的研究、规划以及方案的制定等不断深化;长沙、常德、益阳、衡阳、永州等相关航道等级提升势头良好。三是建设进程明显加快。2024年湖南水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91亿元,同比增长23.6%,超额完成投资任务。“一江一湖四水”骨干航道网加快形成,高等级航道里程新增61公里,全省千吨级以上航道总里程达到1275.8公里;湘江永衡航道一期、二期工程竣工验收;湘江长江一级航道、湘江永衡航道三期、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等工程开工建设;长江一级航道、资水益芦二级航道、澧资航道白沙至甘溪港三级航道等工程初步设计获批复,涟水等复航加快推进。四是支撑力量不断壮大。一方面省水利港航集团组建成功,打破湖南水运市场主体多年“弱小散”的困境;另一方面是湘桂运河(汉湘桂通道)等水运体系联通工程重点项目被密集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其战略地位和技术研究逐渐受到各界重视并得到加强,建设进入预可研阶段。

  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院长 卢毅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