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锚地标准化 芜湖海事指泊调度初见成效

  芜湖港水域共划定8个锚地,2024年实施锚地管理一体化以来,共近8.5万艘次船舶通过线上进行锚泊预约申请。白茆沙锚地、东梁山锚地作为芜湖片区规模较大的公用锚地,设定容量均为100艘。由于港内作业及过境临时锚泊需求量大,两处锚地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部分船舶锚泊随意性较大,造成锚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甚至存在来而不报、超时锚泊等不规范现象。为全面提升锚地综合治理能力,精准服务港航企业和船舶,自4月23日开始,我局对该两处锚地试运行指泊管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辖区锚地标准化管理。

  减存量,压增量。一是全面排查。芜湖港区、裕溪口海事处对各自管辖区域锚地开展全面的排查,对不在本港作业且长期在锚地内停泊的船舶进行驱离或疏导,引导至锚地外水域集中停泊,督促落实值班或集中看管措施,加强停泊水域管理,保障船舶停泊安全,释放锚泊资源,确保锚地发挥服务港航企业作用。二是清单点验。芜湖锚地调度公司制定锚地船舶锚泊秩序登记表,每天逐条筛查锚泊船舶是否存在来而不报、不按指定锚位锚泊、超范围锚泊、锚泊超时等不遵守“一锚一策”行为,由局交管中心移交给海事处进行复核,现场执法大队通过现场巡航、无人机等方式对违规船舶进行纠正。试运行以来,每日巡查、核查数量280艘次左右,白茆沙、东梁山锚地每日实际锚泊船数量由原先超负荷运行,现均降至设计容量以下。

  加服务,提效能。一是服务前置。芜湖锚地调度公司调度员根据船舶在长江船舶智能化锚泊服务系统中的预约信息,查看实时船位,至少提前6小时与预约船舶确认锚位,提前向船方宣传所预约锚地的锚泊原则。二是指泊管理。在船舶抵达锚地前30分钟,调度员收集船舶详细资料,包括船名、联系方式、船型资料、货物品种等,按照“一锚一策”锚泊原则进行指泊管理并进行过程跟踪,实现指泊船舶抛锚一次到位。试运行以来,对白茆沙、东梁山锚地指泊共1931艘次。

  除风险,促安全。一是智能辅助。交管中心运用AI机器人辅助值班系统,在锚地附近水域设置船舶进出告警功能,实时监控锚地及周围水域船舶位置变化,及时发现船舶进出锚地未进行动态报告异常行为,实现对锚地及周边水域通航秩序24小时不间断监管与服务。二是严格管理。每日开展锚泊船舶值守抽查,对自动识别系统(AIS)或甚高频(VHF)设备均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异常行为,移交现场处置,以锚地标准化管理促进锚泊安全提升。

  芜湖海事局将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优化运行模式,完善标准化管理机制,切实提升锚泊服务水平,保障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