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让温州再次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同样是沿海城市的舟山,也是一座闪闪发光的城市。从2011年6月成为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开始,舟山一次次走进人们的视线,并以落实国家战略为己任,书写着对外开放的一页页新篇章。
舟山对外开放平台的能级越来越高。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大平台,促成了绿色石化等重点项目的引进和投产,也催生了世界油商大会、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等的落户。
亮丽的背后,也有舟山的焦虑:与周边先进城市相比,发展仍有较大差距,舟山资源优势、开放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6月5日至6日,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温州召开,主题是“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一体化”和“高质量”成为各地各领域参会者的共识。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舟山如何下好一体化这盘棋? 谱写好新篇章?
开放,是舟山赶超发展的有力路径。出路是,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全面融入长三角,着力提升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
一
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每年举办一次。
从“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到“服务新发展格局、走在现代化前列”,再到本次会议主题“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的主题始终紧贴“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
起手布局,落子成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
所以,“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如果放在早前,也许还可以是一道“选择题”。时至今日,这已经是“必答题”和“抢答题”,而且是一道要答好的题。
在很多舟山人眼里,长三角一体化是舟山实现第三次腾飞的助推器。此前,舟山的两次腾飞,分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2011年新区获批后的几年里。
眼下,长三角一体化驶入“快车道”。周边城市纷纷按下接轨上海“加速键”,各出新招,力争在融入长三角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高质量”与“一体化”是相辅相成的。“高质量”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去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这次的座谈会举办地,温州,是民营经济重要发源地之一,这两年,通过借助上海的科创飞地,推动了企业与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双向流动,不仅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也为传统产业转型成为新质生产力蓄势积能,让民营经济迸发新活力。
“轨道上的长三角”不断加速。目前,长三角内部已建成沪宁、宁杭、杭甬、合宁等多条城际铁路客运通道,干线铁路、城际铁路不断延展,市域(郊)铁路建设跑出加速度,一体化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跨省、跨市连接,打通城市轨交体系正成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一大特色。
舟山,承担着建设国家级新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又是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是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之一,也是浙江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金南翼”的“海上明珠”。只有找准新时代舟山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定位,才能更加准确地做好融入文章,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建设跨海大桥,迈出了接轨沪杭甬、融入长三角的坚实一步,那么,今天的舟山已经具备了更多更好的竞争和合作基础。
——对外开放基础扎实,形成了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一批高能级的对外开放大平台;
——深水港口优势突出,2023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24亿吨,已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江海联运开辟了新时代;
——产业基础更加扎实,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项目相继建设,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一、二期投产;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海岛小城向海上花园城市的美丽蝶变,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在对标一流的开放视野中持续改变模样。
二
方兴未艾的自贸试验区建设,为舟山走向世界打开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舟山绿色石化项目,是浙江自贸试验区最核心的项目。与之相关的油气全产业链,正是其最具特色的产业,也是舟山服务长三角的重要切入点。
眼下,舟山正加紧建设“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这包括: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国际石化基地以及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
与绿色石化基地相映成辉的是,舟山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国际油气储运基地之一。目前油品储备能力超400万吨,跻身全球第四大加油港。
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七年来,舟山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引领,走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之路。舟山深化油气全产业链集成化改革获评全省改革突破奖银奖,累计形成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299项,全国首创137项,全国复制推广32项。
在油气贸易自由化领域,率先实施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等一系列改革。“油气贸易规范提升”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首批最佳实践案例。在油气交易体制领域,推动上海期货交易所入股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入选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实践。在国际海事服务领域,率先开展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审批试点,首创跨关区直供等60余项改革举措,试点开展全国首单海上锚地生物燃料加注、散货船海上LNG加注业务,成为全国首个具备多种船用清洁燃料海上加注能力的港口。
受到自贸试验区的助力,2023年舟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千亿大关,达2100.8亿元,同比增长8.2%,高出全省平均2.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级市之一。
今年,抓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舟山将全力助推东北亚保税燃料油加注中心建设,持续提升跨区域供油规模,持续深化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建设,继续推动浙油中心与上期所“期现联动”,加快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试点建设等。
三
海是舟山的特色,海洋经济是舟山群岛新区的“蔚蓝名片”。
依托独特的海洋资源和港口岸线,舟山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特色制造强市,主动参与长三角全球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全力打造临港先进制造、绿色石化、油气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壮大新增长点,努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舟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海和宁波都是绕不开的城市。在舟山,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达成了这一共识。
推动科技创新,深化产业协同,是近年来舟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项工作重点。去年以来,舟山持续推进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东海实验室重点聚焦海洋智能感知技术及新质装备攻关、工程应用和产业转化,相继建立了10余个研究团队。实验室人员规模突破百人,承担各类省部级项目30余项,其中有5个千万级科研项目,在海洋环境感知领域初步形成了“专精尖”的发展态势。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加快项目中试,2023年累计集聚51名核心科技人员,解决行业关键技术5项。
以人才飞地建设为载体,舟山不断扩大长三角一体化“朋友圈”。最近,位于宁波市江北区的定海宁波人才飞地正式启用,将承接宁波优质人才、科创资源,打造定海面向长三角产业化的重要功能平台、人才和产业项目的导入窗口。2023年,全市人才飞地累计入驻人才企业96家,新增来舟产业化企业7家,拉动投资额达1.49亿元。探索实施的《“人才飞地”高层次人才一体化互认试点》入选“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试点项目。
今年,舟山将高水平建设东海实验室,推进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和智慧海洋海试保障基地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以甬东勾山区域为重点的全市海洋科技创新港建设,建好长三角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中心,谋划推进船舶海工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联动推进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鼓励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聚焦九大产业链加快部署创新链建设,深化建设“舟创未来”人才飞地,推进“人才飞地”高层次人才一体化互认试点。
宁波、舟山一衣带水,合作共赢的春天也越走越近。目前,甬舟铁路建设和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建设如火如荼。
六横岛是舟山距离宁波最近的区域,将成为未来甬舟一体化的核心示范区之一。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已有显著进展。六横岛陆域积峙桥已全面开展桩基、承台、墩柱、盖梁等下部结构施工,T梁预制首件施工也在准备中。双屿门大桥和青龙门大桥的施工也取得了重要节点突破。
甬舟复线工程和六横公路大桥工程的推进,对于舟山市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交通网络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甬舟高速公路复线项目建设将开辟舟山—金塘—北仑—宁波中心城区新通道,形成舟山对外高速公路双通道格局,大幅度提高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六横公路大桥项目预计于2027年交工,作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有力改善舟山南翼群岛的对外交通条件,进一步优化舟山群岛新区的空间布局。
向“新”提质、积“势”成力。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迈入新阶段,三省一市正主动联结,资源共享,开放拓展路径,积极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产生新联动、探索新实践。
一体化创新、一体化畅联、一体化开放、一体化民生、一体化美丽……今年的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工作已印发。舟山将牢牢把握“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以“985”行动为牵引,聚合区域优质资源,聚焦重大项目实施,聚力重点事项协同,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舟山,正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发现不足、找到短板,以更大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主动融入长三角,始终把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扛在肩上,谱写好长三角一体化赶超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 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