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秦皇岛港百年发展焕新生

  秦皇岛港是当今世界领先的干散货大港,中国“北煤南运”主枢纽港。秦皇岛港分为东、西两个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炭码头和中国第一座原油管道运输码头。西港区以杂货、集装箱装卸运输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西港区还建有帆船游艇港。

  历经百余年发展,秦皇岛港现有生产性泊位50个,最大可接卸15万吨级船舶,设计年吞吐能力2.26亿吨。其中,煤炭设计年吞吐能力1.89亿吨,杂货设计年吞吐能力1480万吨,石油化工品设计年吞吐能力1700万吨,集装箱设计年吞吐能力75万标准箱,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通航往来。

  港因时生

  秦皇岛沿海地区古称碣石,依山傍海、地处要冲的碣石港以“四海咸通”“扬帆直指”成为中国古代渤海沿岸主要口岸。早在公元前200多年,秦皇岛沿海一带航海业就初现繁荣。“天开良港”,优越的自然条件是秦皇岛港应运而生的先决条件。

  1897年12月,“永平”轮在秦皇岛至烟台之间进行冬季试航成功。秦—烟航线试航通邮,掀开秦皇岛海上客运史的首页。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朝政府为“兴复海军”“振兴商务”,经光绪皇帝朱批,对外宣布:自行开辟秦皇岛通商口岸。

  秦皇岛港开埠伊始便引起列强觊觎。时逢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秦皇岛港被联军占领。英国海军以饲养鸽子为义和团通风报信的莫须有罪名,将开平煤矿督办、秦皇岛港创办人张翼拘捕。武力胁迫加上经济合同欺骗,致使开平矿务局和秦皇岛港主权易手,被英国矿业集团墨林公司阴谋攫取。

  从1898年开港到1948年秦皇岛解放,半个世纪以来,港口长期受外国势力控制发展缓慢。只有大、小两个码头共7个泊位,没有任何壁岸设备。装船卸货依赖传统落后的装卸方式——肩扛人抬。港口年吞吐量最高为459.4万吨。

  春回大地万象新。秦皇岛解放、设市迎来港口新生。城倚港而立,港因时而兴。翻身做主人的秦港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废除港口封建把头制度,进行民主改革。积极响应开滦工委“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号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开展劳动竞赛,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支援“解放全中国”“抗美援朝”。

  首创“一条龙”大协作,面向全国路港推广。在1956至1959年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港口在恢复、建设和改造的基础上,尝试并摸索出矿、路、港、航一条龙运输大协作的物流新经验,有效提高了煤炭运输效率。

  技改兴港

  不断革新煤炭装卸工艺,从人力到皮带机,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用十多年时间走出一条技术革新和改造的兴港之路。1956至1965年10年间,秦皇岛港对乙码头7号泊位前后进行3次技术改造。在资金、物资和技术匮乏的情况下,群策群力,充分挖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六机联合作业。1965年,7号泊位螺旋卸车机和平舱机试验成功,标志秦皇岛港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第一座机械化煤炭泊位诞生,彻底结束了长达60多年的煤炭装卸靠人力的历史,在港口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73年,秦皇岛港积极响应周恩来总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举全港之力,大干快上港口基本建设项目。同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管道式输油码头;1975年甲码头2个杂货泊位建成投产;9号码头第三次技术改造成功,港口吞吐能力增长1.92倍。1978年港口吞吐量突破两千万吨,从小港步入中型港口行列。

  1983至1992年的10年间,港口吞吐量以年均500万吨速度递增,1992年港口吞吐量完成8千万吨,到二十世纪末,品类扩展到煤炭、石油、杂货、集装箱四大门类16个品种,吞吐量达到8261万吨,是1948年的20倍,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

  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港从中型港口、“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发展为“国家能源主枢纽港”“最大的世界能源输出港”,被国家领导人誉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展是硬道理”,秦皇岛港从1978年煤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至2006年煤五期工程正式投产,港口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从未间断。煤码头一期和二期工程,是我国港口煤炭运输现代化的摇篮,也是秦皇岛港从机械化迈向自动化的里程碑。此后秦皇岛港的煤炭码头建设项目,均列入国家重点工程。煤三期、四期陆续投产运营,使秦皇岛港煤炭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亿吨,居当时国内之首,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煤五期工程是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煤码头,年通过能力五千万吨,于2006年4月投产运营,当年实现了达产、超产、盈利的突破,建设速度、装卸工艺、运营水平创国内同行业多项新纪录。投产当年,秦皇岛港吞吐量首次突破2亿吨。在此期间,油二期、丙丁、戊己码头杂货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及304矿石专业化泊位接踵兴建,港口布局日趋合理,港口面貌日新月异。

  迈入新阶段

  历史迈入新纪元,秦皇岛港完成了改制重组,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和功能配套完善。

  2009年7月8日,以秦皇岛港务集团为基础,组建成立了河北港口集团,成为河北省沿海物流的龙头企业,步入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集约化效益新阶段。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增速换挡,进入新常态。港口致力于构建主营业务新格局。2013年12月,“秦港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打通了跻身国际资本市场的路径。2017年8月,秦港股份成功登陆A股,成为省内首家布局A+H双资本平台的国有企业。秦皇岛港全力打造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集散于一体的“国际物流中心”。组建了环渤海煤炭交易中心,挂牌成立珠海横琴煤炭交易中心,稳步推进上海煤炭交易重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联结成网。

  2015年秦港股份吞吐量完成3.73亿吨,其中秦皇岛港完成2.47亿吨,为港口“十二五”画上圆满句号。

  “十三五”开局,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去产能政策等影响,秦皇岛港依托高效集疏港和场地堆存优势,进一步创新服务供给,加强与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充分发挥路港合署办公优势,开发建设秦皇岛港智能化交通组织平台,实现港口、海事、船代、引航等业务网上办理,大幅提高生产作业效率。深入开展网格化营销,全面推行大客户经理负责制,为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2016年,全年实现港口吞吐量1.80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万箱。2017年秦皇岛港努力扭转 2016年的被动局面,面对市场环境多变、环保压力加大、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严峻形势,港口当年完成吞吐量2.37亿吨,同比增加32%。2018年,在有序推进秦皇岛港功能布局调整的基础上,完成货物吞吐量2.22亿吨,同比略有下降。201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11亿吨。2020年,秦皇岛港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减免客户疫情期间在港费用的同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开源增收、降本节支,瘦身健体和市场化转型效果进一步显现。

  创优模式,港口物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发展混合所有制,与中运集团等民营企业合作,拓展冷链物流,2017年开通菲律宾达沃—秦皇岛直航航线,打造北方进口水果集散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海运煤炭市场完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和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启动集装箱海铁班列业务,为创建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奠定了基础。2019年9月24日,“秦皇岛港朔州内陆港”正式挂牌成立,该内陆港是省外建立的第一个集装箱内陆港。同年10月9日,“秦皇岛港张家口集装箱内陆场站”正式在张家口沽源县挂牌成立。同月16日,秦皇岛港新疆中亚金谷内陆港在新疆奎屯市揭牌成立,标志着秦皇岛港打通东西部海铁联运新通道,向中亚、西亚延伸服务迈出坚实步伐。2019年11月13日设立了“秦皇岛港乌兰察布北方内陆港”。

  积极探索,园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17年,母公司河北港口集团设立城市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推进秦皇岛西港新城开发。当年河北港口集团参与河北省旅发大会项目筹建,打造秦港百年码头开埠地,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2018年,秦皇岛港国际旅游港起步区一期工程完工,西港产业园对外开放。目前,秦皇岛港正按照“以城定港、港产城融合发展”原则,着眼建设国际旅游港和综合贸易港,积极推进秦皇岛西港新城开发,对标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培育发展邮轮游艇、保税购物、国际高端会展、跨境高端医疗、临港商务金融、滨海主题娱乐、旅游宜居地产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向秦皇岛西港新城集聚,打造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

  2019年,秦皇岛港西港成功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打造智慧绿色港

  “十三五”期间,随着河北港口集团信息化建设持续投入,秦皇岛港信息化已涵盖物资、资金、人才、信息等综合品类;平台系统建设与国际接轨,秦皇岛海运煤炭管理平台已成为国内煤炭市场信息与价格的风向标;自动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在港口广泛应用;互联网+、企业网、信息管理系统和无线集群通讯全面普及。2019年7月,与百度智能云达成协议,联手打造中国“智慧港口”超级工程,为有序推进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云平台、智能码头平台、港口大数据客户服务平台、港口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信息化建设正式步入云服务时代。

  开展绿色港口建设。2016年,秦皇岛港煤三期、煤四期获评中国绿色港口,其中煤三期荣获首届亚太绿色港口称号。2017年8月,秦皇岛港煤二期预留堆场防风网建设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秦皇岛港防风网总长度已达7968米,对东港区露天煤炭堆场形成“合围”。同年9月15日,秦皇岛港全面停止接收“汽运煤”集疏港,为守护京津冀“青山绿水、蓝天碧海”尽责奉献。

  “十三五”期间,按照河北港口集团部署,秦皇岛港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数字化、市场化、绿色化、模式化”为动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渐次深入,成果显现。秦皇岛港完成党建要求进《章程》和相关议事规则修订,现代化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对港口生产、作业、调度、采购、监控系统实施数字化改造,提高了经营管理手段智能化程度。国际化发展实现突破。面向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建成帆船游艇港;发展保税商贸产业,澳洲商品展销中心、日本进口商品体验销售中心运营;对接“一带一路”,推动产能“走出去”,中标孟加拉帕亚拉港煤码头项目,秦皇岛至二连浩特过境海铁联运实现常态化运营;建立一批无水港,能源大港开始向综合贸易港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港口运营和投资运营“双轮驱动”,港口物流为辅助、园区经济及新兴产业蓄势待发的产业布局。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