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抢时间,抓进度!武汉洗舱站项目建设“加速跑”

  12月的武汉,阴雨绵绵,江风凛冽,但丝毫没有影响宜昌航道工程武汉洗舱站项目大干快上的火热势头,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有序进行工艺管道管架安装,全力追赶施工进度。

  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管廊架设……看着眼前初具雏形的工程,回想起这一年的点点滴滴,项目负责人郝文刚心里五味杂陈,回忆泛上心头。

  以“变”求突破

  武汉青山化学品船舶洗舱站项目(以下简称“洗舱站项目”)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对施工工期的要求特别严格,要求项目在12月25日之前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形象进度。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今年严峻的汛情,打乱了项目原本的施工节奏,原本12个月才能做完的项目,如今工期压缩一半,项目负责人郝文刚心急如焚。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他迅速调整状态、捋清思路。

  项目团队通过仔细的核算发现,如果按照现有的施工安排,无论怎么优化,都无法按期完工。按照原施工计划,沉桩施工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这项施工对水位要求高,而当时的水位已无法满足施工条件,若等到下半年退水后再施工,将大大延误工程进度。钻孔灌注桩本身施工周期较长,在不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下,全部完成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

  若想要破局,只能求‘变’!

  在反复的进行方案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由钻孔灌注桩变更成为钢管桩的施工方案。这一方案不仅大大缩短了工期,还充分发挥了我局自有船舶“长象6”的作用,节约了项目成本。通过与建设单位商量方案可行后,项目团队立即联系建设单位申请变更。

  4月28日,随着最后一声锤响,仅耗时九天时间,52根钢管桩沉桩施工全部完成。看着一根根树立在江水中的钢管桩,郝文刚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深知,这一个决定和变化,为项目整整节约了2个月的时间!

  倒排工期抓紧“干”

  2020年10月,汛期结束,洗舱站项目立即进入了紧张的赶工期阶段。“我们要尽全力兑现诺言,以12月底顺利交工的目标倒排工期,将施工计划落实到每一天里!”在项目部署会上,郝文刚的承诺掷地有声,洗舱站项目拉开“奋战100天”的序幕。

  工期紧、任务重,洗舱站项目开启了“5+2”,“白+黑”的不间断赶工模式。

  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根据剩余时间调整施工计划,倒排工期,把工作内容细化到天。每天晚上,项目团队都会召开碰头会,了解当日任务完成情况,部署次日工作安排。项目部召集各个施工班组,根据计划部署施工任务,在每个重要节点设立了奖惩措施,加速推进施工进程。

  “我们会按小时测算工效,慢了及时加人加设备,动态调整施工投入。”项目部根据现场可投入的最大施工力量进行配置,高峰时期,现场有近120名工人,比正常时期翻了一倍还多。此外,项目部还采取24小时施工、人歇机不歇的方式,将设备操作人员分为两班轮流作业。白天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较为精细的工作;晚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各项工艺有序衔接。

  同时,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工期,为错开高温天气,项目部将砼浇筑时间安排在每天凌晨,项目部管理人员准时到岗,组织现场施工,维护现场安全,保证了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质量和正常进度。

  随着项目施工按下“加速键”,9月27日,最后一罐混凝土浇筑入模,192榀空心板已全部预制完成;11月10日, 4跨钢引桥制作完成准备吊装;11月15日,开始进行工艺管道和钢引桥的安装。

  “从项目复工那日起,我们就是满负荷运转,大家都坚守在施工一线抓生产,没有人退缩。”特殊时期,项目上下齐心合力奋战的情形仿佛仍在眼前,郝文刚眼眶有些湿润。

  “拼”出一支好队伍

  和繁重的施工任务相比,这是一支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管理团队,项目人员只能付出更多,去完成一项项任务,突破一个个难题。

  3月25日,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郝文刚、杜预、王小平成为最美逆行者,从宜昌奔赴武汉,开始项目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从最初的3人到高峰时期的7人,管理人员中有很多第一次接触码头施工。有从“长象6”上岸的船员,有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伍,却完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

  80后的项目的“主心骨”郝文刚,已经在码头业务方面摸爬滚打好几年,从安庆码头到武汉阳逻码头,经验的积累让他快速成长,也让他能更准、更快的找准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重难点。“你们的重点放错了,现在护轮坎施工是制约工期的关键,这星期内必须结束。”郝文刚抓大放小,一方面给与年轻人充分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对于关键节点及工序,他一定亲自把控。在他的指导下,洗舱站项目的年轻人迅速进入了各自的角色,工程施工也变得井井有条。

  项目书记王小平主动申请从“长象6”到项目部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相比船上略显单调的生活,现场的协调工作难度和挑战更大。“一天24小时要保持随时待命状态,晚上睡觉时手机一定要放在床头,随时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如今,王小平已经适应了高强度的项目生活。

  柳桃军、汪良智、杜预、王世扣、饶邦明、冯鑫梓、李晨……施工的关键时期,他们放弃休息,不畏艰难,“5+2”、“白+黑”,争分夺秒,全力奋战在施工一线。白天奔走在施工现场,验钢筋查模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夜晚监督混凝土浇筑,一站就是一整晚。“工人上班,我们上班;工人下班,我们下班。”面对工地每天都有的新变化、新情况,施工员及技术员都是跟班作业,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项目的安全、质量、速度齐头并进。

  夏季,他们与烈日相伴,抬头晒脸、低头晒背,挥汗如雨、坚守岗位;冬季,他们忍受着施工现场刺骨的寒风,手脚冻僵却没有一丝怨言。他们的工作服沾过工地的晨露,安全帽上留过工地的夜色,他们是唤醒城市的“前行者”……

  全力以赴,只争朝夕。目前,武汉洗舱站项目正在按照“奋战100天”的活动要求,争分夺秒抢抓施工,确保项目在既定节点内顺利完工。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