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赤水港码头产权交易签约仪式12月15日举行,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正式控股赤水港,西江集团再添一个重要的中转港和枢纽港,港口布局更为完善。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梧州投资公司与越秀交通基建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完成了对赤水港码头51%股权的收购。今后赤水港将转由西江集团梧州投资公司建设运营。
赤水港位于浔江南岸藤县塘步镇赤水圩附近,是西江流域唯一集铁、公、水、空于一体的大型内河综合性码头。一期工程占地610亩,投资6.1亿元,建设5个2000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198万吨,二期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将达500万吨,成为广西内河港口规模最大、集装箱吞吐能力最强的码头。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梧州投资公司董事长吕伟东介绍,赤水港现在主要有中转港的地位,跟其他码头在西江水运物流体系建设中能承接水运物流、东西物流的流向,是我们水运物流码头一个控制性的节点。
西江集团收购赤水港后,其在西江沿线的各个港口将形成整体联动机制,打破各自为战的水运物流局面,完善港口整体布局。今后从西江上游的左右江、红水河等沿线港口下行的1000吨级集装箱船舶可以在赤水港中转3000吨级江轮运往珠三角,班次更密集,进一步降低西江水运物流成本。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宁武透露,西江集团还要把这个赤水港码头建成铁路、公路、航空、内河多式联运的中心,进一步提升物流的综合效率。
“十二五”以来,西江集团按照船闸、港口、船运、物流基地和信息平台“五位一体”思路,加快构建现代水运物流体系。运营管理的长洲水利枢纽、贵港航运枢纽等五个梯级船闸年通过能力达1.6亿吨;已拥有梧州港赤水作业区、来宾港宾港作业区、百色港大旺作业区等10个港口,2000吨级多用途泊位9个、1000吨级泊位36个,集装箱作业能力达到54万标箱,总吞吐能力达1124万吨。近期还相继开通了左江、右江、红水河通往珠三角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并建成我国内河首艘3000吨LNG双燃料动力示范船,完成了西江船舶智能过闸系统建设。集团还发挥船闸、港口、产业园区联合协作优势,带动了沿江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