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上半年国内船舶拍卖市场逆势增长 司法拍卖成交额激增140% 商业拍卖成交额增长42%

  上半年,国内船舶拍卖市场延续回升态势,全国公开拍卖船舶423艘次,成交181艘次,同比分别增长57.2%和69.2%,总成交价约20亿元,同比增幅达62.3%。其中,司法拍卖表现尤为亮眼,成交139艘次、金额4.38亿元,同比激增247.5%和140.2%;商业拍卖虽成交量下滑,但因高价值船舶交易占比高,成交额达14.6亿元,同比增长42.1%。

  市场分化特征显著

  国际航线船型活跃。海岬型船受铁矿石价格波动影响租金大幅震荡,带动5万吨级以上干散货船询盘量上升。

  沿海市场持续低迷。4万载重吨以上国内航线船舶交易冷清,1-2万吨级小船成少数亮点。

  工程船领跑成交额。工程类船舶成交额8.19亿元,同比暴增532.2%,拍船网1月成交的铺管驳“SEVEN CHAMPION”以成交额9534万美元创下该平台历史纪录。

  司法拍卖占比回升

  受国内经济转型影响,航运企业亏损面扩大导致司法处置船舶激增。加之今年上半年司法拍卖平台集中上架较多游船、客船,推高了司法拍卖船舶总量。上半年司法拍卖占比达总成交额的27.3%,较去年同期提升14.1个百分点,扭转连续四年萎缩态势。天津、宁波海事法院成交额居前,其中天津海事法院单笔成交1.27亿元。

  不过,由于游船、客船相对价值较低,司法拍卖成交额增幅有限。

  平台分化持续加剧

  上半年,在商业拍卖中,船舶成交艘次占比23.8%,同比下降50个百分点;成交额占比72.7%,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虽然成交艘次占比低,但因拍卖船舶多为高价值的干散货船、油船和海工平台,成交额占比依然较高。此外,商业拍卖总成交率约52.9%,高于全国船舶拍卖平均水平。

  从主要平台表现看,国内三大船舶拍卖专业平台分化持续加剧。拍船网成交额13亿元,同比增长188.3%,占商业拍卖总额89%,保持领先地位;广州航运交易平台虽有多艘较大吨位的干散货船出售,但成交率有限,仅成交1.2亿元;而港云拍更是只成交4艘拖轮,成交金额仅为0.13亿元。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