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上海闵行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基地,一辆辆崭新的汽车从长长的火车上驶出,整齐地停放在基地内。这些汽车将通过专用汽车运输车转运至63公里外的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再通过汽车运输船运送至海外市场。
中铁特货上海分公司上海营业部负责人倪俨介绍,根据后台数据,今年4月份上海海铁联运汽车数“前所未有”地高,有望超过5万辆,创下新的月度纪录。
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142万辆,同比增长7.3%。其中,海铁联运运输商品车共28.75万辆,同比增长33.62%。
海铁联运汽车数快速增长,是因为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具有成本优势。“以西安到上海为例,海铁联运的直接物流成本比公海联运低20%左右。”中铁特货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芝表示,铁路运输更稳定高效,通过数字化赋能可匹配船期快卸快装,还能充分利用铁路物流基地的堆场停放车辆,大幅减少了汽车生产出来后的存放成本,以及运输过程中的不可控成本。
上海港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港口之一,同时上海也有丰富的铁路资源。上海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经理王胜介绍,上海铁路物流中心在上海有三个铁路作业点,对接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和上海临港新片区南港码头。目前闵行基地仍需汽车运输车接驳“最后一公里”,但随着沪苏通铁路二期建成,铁路连接线将直接进入外高桥港区,上海港的海铁联运业务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下国际贸易形势风云变幻,推动以“公转铁”“公转水”为主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中国汽车出海。
记者了解到,4月初,美国宣布要对全世界加征关税,各国汽车经销商出于对经济形势的担忧,一度放缓了接收中国汽车的速度。但后来大家发现美国此举只是“漫天要价”,生活还在继续,汽车市场的需求也并未减弱,因此又加快了接收中国汽车的速度。而海铁联运由于效率和成本上的优势,获得了更多订单。
这几天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成千上万的海外汽车经销商再次坚定了下单中国汽车的信心。“中国汽车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新能源汽车的科技配置、传统燃油车的工艺提升,都展现出中国汽车产业强大的创新能力。”来自南非的奇瑞汽车经销商沃伦·奥尔森说:“十年前,南非汽车市场只有日本和德国汽车品牌,现在中国汽车市场份额已达25%。我相信这个数字用不了多久就会翻倍,因为中国汽车的质量、技术、设计、经济性、安全性、驾驶性都非常好,而且物流体系也稳定、高效。”
车展现场还有不少来自欧洲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尽管欧盟对中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加征了不同程度的额外关税,但多位经销商告诉记者,他们身边没有人因为额外关税放弃中国新能源车。“收取额外关税并不公平,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吸引消费者的地方不仅是经济性。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已处于领先地位,而新能源车代表了汽车产业的未来。”当然,他们也提到了物流的重要性——开设更多门店、卖更多中国汽车,前提是这些中国汽车可以源源不断地高效出运。
“现在中国汽车出海拼的是综合实力,包括物流环节的优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铁路现代物流已成为国产汽车出海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