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突出人本高效智慧绿色韧性 打造国际大都市高质量一体化交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落实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为牵引,以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围绕“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上海力量。

  “十四五”规划实施取得预期成效

  “十四五”以来,上海交通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部署,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全面有序推进,各项指标符合预期。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提升。去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420.6万吨、1.25亿人次,排名分别升至世界第二、世界第三。航运服务功能持续完善,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沪作出裁决,航贸数字化平台上线电子提单等应用场景,完成国内首次“船对船”绿色甲醇燃料同步加注。

  超大城市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多层级综合交通枢纽不断完善,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全面推进,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开工建设,铁路上海松江站建成投用。多模式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推进,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形成“四向八线”对外铁路格局,3小时直达32个城市;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开通运营,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增至896公里。道路网、航道网等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

  科学谋划“十五五”交通发展新篇章

  “十五五”时期,上海交通将围绕“强枢纽、优体系,重融合、精治理,促转型、育新质”的总体思路,打造“人本、高效、智慧、绿色、韧性”的国际大都市高质量一体化交通。

  一是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全面跃升,继续提升全球影响力。加大港口设施能力建设力度,建成小洋山北作业区、罗泾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加快海铁、公铁、河海直达等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上海港未来发展战略空间研究储备。强化航空枢纽空地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布局国际航线网络,推动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推进空铁联运发展。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短板,全面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

  二是完善交通“三张网”,构建世界一流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建成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以及沪渝蓉高铁、沪通二期等铁路,构建5个新城轨交快线,持续拓展轨道市区线网络。进一步提升公路对外辐射与服务能级,持续优化北部路网出省通道,推进西部繁忙路段扩容,完善中心城骨干路网,提升路网韧性。基本形成“一环十射”高等级航道网,实现内河运输高效连通。

  三是提升交通现代化精细治理能力,更好服务经济与民生。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进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慢行交通多网融合,大力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切实提升人民出行满意度。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依托建设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中心,加快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全面提升物流效率与服务水平。以提升设施品质、强化功能融合、提高韧性水平等为目标,有序推进交通设施设备更新。

  四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培育发展交通新质生产力。持续夯实交通数字底座,打造交通行业数据深度融合平台,积极推进客运MaaS(出行即服务)功能与区域拓展,将集运MaaS迭代升级为货运MaaS。加快推动港口、航道、机场等设施智慧化建设。持续推动交通能源结构优化,加强污染物和碳排放治理。加速培育交通新产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新型绿色能源加注中心。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