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力度超前!舟山真金白银支持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4月8日,舟山市举行《舟山市支持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暨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细则》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

  去年12月,舟山市对2022年出台的现代航运业、国际海事服务业两个政策进行合并修订,出台了《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做好政策贯彻落实,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联合市财政局制定《舟山市支持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暨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01 鼓励航运企业做大做强

  一、对龙头、特色航运企业进行奖励。每年,在县(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推荐基础上,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牵头组织百万吨级和“专精特新”航运企业评选,培育期设为三年,每年分别给予不超过20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如果在培育期内,出现违反评选原则、运力负增长、未按计划执行新增运力、年度加注量明显下降等情形的,将终止培育。

  二、对大型化、专业化船舶给予吨补和造船奖励。①吨补方面,单船奖励高达150万元。这项政策由市级配套各县(区)、功能区实施。对符合条件的普通货船、油化船、液化气体船分别给予每载重吨一次性不超过35元、40元、50元的奖励;另外,符合上述要求的船舶也可以选择上年度基准利率(LPR)50%的贴息,但是贴息或吨补奖励政策只可择一享受。②造船奖励方面。对企业建造的“舟山船型”供油船和多功能海事服务船舶,分别给予船舶造价的5%和10%的一次性奖励,单船奖励最高达200万元和100万元;对企业新建的江海直达运输船舶,普通货船一次性奖励70元/载重吨,400标箱以上集装箱船一次性奖励800元/标箱,单船奖励最高200万元。同时,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政策明确以融资租赁方式新增符合上述大型化、专业化规定要求的船舶,享受同等标准奖励。

  02 支持做大江海联运市场

  一、物流平台企业吨补奖励。对“货代型物流平台”,这里指经备案的水路运输货物代理企业,年度承运全市港口大宗商品超过100万吨及以上的,每年给予0.5元/吨奖励,下一年度货运增量部分给予0.8元/吨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江海直达航线”,这里主要指“承担大宗商品运输,往返舟山港与长江江苏段(不含)以上地级市港口间的江海直达运输航线”,单航线年度货运量在30万吨及以上(或集装箱4000标准重箱)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每增加5万吨货运量(或集装箱1000标准重箱)再奖励5万元,累计奖励最高100万元。

  二、多式联运企业专项奖励。“多式联运企业”指的是经备案的水路运输代理企业。当年度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且增速达到10%的,给予50万元奖励;营收再增加1千万及以上,再给予50万元奖励。其中,对代理国际冷冻集装箱运输的企业(平台)的具体奖励办法由高新区进一步细化制定,原则要求航线稳定运营且年度运输量达到40个航次以上的,最高奖励600万元。以上4项奖励政策不能重复享受。

  03 支持国际海事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保税船燃加注产业专项奖励。《实施细则》主要明确引航费减免标准,国际航行船舶在产生引航费用的锚地接受保税船燃加注服务的,引航费减免50%。国际航行船舶在港进行货物装卸、船舶修理业务期间接受保税船燃加注的就不享受这个优惠政策。而保税船燃加注及相关服务企业在质量流量计检定认证、绿色船燃加注、加注区域开拓、数字化提升等方面的专项奖励,由高新区管委会另行制定办法。

  二、海事服务产业平台专项奖励。这里的“海事服务产业园区”是指具有仓库、配套码头等基础设施,能够提供船舶物料补给、国际海员服务、国际船舶航修、检验检测等综合海事服务且具有公共服务的产业园区,奖励对象是受属地委托、负责运营管理的第三方运营商,申报奖励需由所在地政府考核、推荐;当年度单个园区营收较上年度增加1亿元及以上的,给予营收增量1%的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年奖励总额不超过500万元。另外对第三方市场化船供平台,奖励对象是搭建数字化公共交易平台用于开展船舶供应等业务的企业,当年度平台交易额较上年度增加1千万及以上的,给予交易额增量10%的奖励,年奖励总额不超过200万元;这里指的交易额,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等材料佐证。

  三、应用绿色动力的海事服务船专项奖励。按照项目建设投资的30%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150万元。绿色发展项目建设投资要从船舶总造价中分离,避免重复享受奖励。

  四、船舶交易平台企业增量奖励。这里“船舶交易平台”指的是开展船舶买卖、拍卖、评估、进出口代理、船舶评估勘验等船舶交易综合服务的企业。当年度船舶交易额达到100亿元的,按照较上年度交易额增量的1%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船舶交易额增量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审计单位出具的平台交易额审计报告佐证。其中,对船舶进出口代理的奖励另行计算,当年度船舶进出口额较上年度增加1000万(含)美元以上的,按照增量部分的1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船舶进出口额需由海关或商务部门出具的外贸进出口等材料佐证。

  04 强化要素保障

  一、支持企业孵化。由各县(区)、功能区按企业实际运力完善奖励政策,每家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二、支持船员队伍建设。奖励对象是主营业务为船员管理的企业,当年度营收较上年度增加1000万元(含)以上的,给予增量部分2%的奖励,最高不超过60万元。同时积极推进实施高级船员在舟人才认定体系,让符合条件的高级船员能够享受市级人才政策。

  三、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每年对港航锚地气象监测设施项目的补助,按照市政府已有文件执行。对海上防溢油项目,每年安排补助最高不超过800万元。

  四、加大法律支持力度。每年对海事仲裁机构给予适当补助,按照市政府已有文件执行。

  媒体提问环节

  据了解,舟山市积极支持航运业发展,陆续出台几轮航运扶持政策,请问目前航运企业现状如何,本轮扶持政策在运力发展方面有哪些促进作用?

  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航运服务处处长杨军作答

  舟山市一直十分重视航运业这一传统富民产业的发展,历年来陆续出台各项航运扶持政策,引导舟山航运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实现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局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打造优良营商环境,航运企业各项指标数据较“十三五”末均显著提高,目前全市水运企业共计311家,新增29家;营运船舶1192艘,总运力912.82万载重吨,增长14.81%;单船平均载重吨7636.9吨,增长50.63%;万吨级船舶运力507.14万吨,增长9.29%。船舶运力结构持续优化,全市水路货运业呈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随着新一轮政策实施,主要有四方面作用。一是培育“专精特新”航运企业,充分发挥高质量引领示范作用。2024年16家企业总运力211万吨,企业家数占全市5.2%,运力占全市达到26.2%,较2023年16家企业运力增加20万吨。二是加快推进全市航运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助力大型散货、油、化专业化船队发展,目前全市油船运力占全国16.7%,化学品船运力占全国24%,预计到2025年底有望分别达到18%,27%。三是本轮政策同国家“两重”“两新”政策优惠叠加,有望实现全市新能源营运货船零的突破,新开工建造新能源船舶6艘以上。四是能够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配套国内二程运输船队提供有效保障。

  近年来,舟山市国际海事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对标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全市要实现新一轮增长,请问还需要补足哪些短板?这次政策的出台对加快舟山市海事服务产业发展能起到哪些作用?

  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海事服务处处长沈毅斌作答

  近年来,舟山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已基本形成具有舟山特色的海事服务产业体系,2024年产业总产出突破650亿元。但深入对标国际一流港口、对照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舟山海事服务产业在综合成本、集聚效应、服务能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要在2027年实现千亿级产业规模,需精准发力促进发展。此次政策的出台,正是针对我们存在的短板,在船燃加注业务拓展、产业平台建设培育、基础配套升级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支持船燃加注方面,新增了绿色船燃奖励,鼓励企业积极开拓LNG、生物燃料、甲醇等绿色新型船燃加注业务;

  产业平台方面,线下通过对海事服务产业园营收增量实施奖励,激励运营商加快园区建设,吸引企业集聚,做大园区业务规模;线上支持发展数字船供平台,打造“船供电商+智慧物流”模式,与产业园形成联动发展,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能级。

  支持专业化船队建设方面,在上一轮政策引导下,形成了23艘的“舟山船型”船队规模,但是“舟山船型”占比仅28%,还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这次我们延续了上一轮政策,继续给予“舟山船型”建造奖励,目前已经有8艘开建计划。

  年初,多家媒体报道舟山市又有2艘江海直达船投运。舟山这几年在推进江海直达运输发展中开展了大量创新实践工作,能否介绍一下目前总体情况?新的政策较上一轮政策有哪些变化?

  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江海联运协调处处长刘扬作答

  推进江海直达运输,有利于充分发挥舟山市港口深水优势,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江海直达运输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船队规模不断壮大。通过前期政策的引导,鼓励航运企业结合长江港口及市场需求,打造适配的江海直达船舶,目前舟山市共有23艘江海直达散货、集装箱船投入运营中,总运力达到31.1万载重吨,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江海直达专业化船队。同时我们推动船舶向纯电动、LNG等清洁燃料动力绿色转型,上月中旬,全市首批3艘LNG单一动力能源船舶已正式开建。

  二、直达航线不断加密。目前已开通舟山至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10条江海直达线路,最远至重庆,形成联通国际、辐射内陆、服务长江的现代物流体系。2024年全市完成江海联运量3.36亿吨,江海直达量462.8万吨。

  三、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组建江海直达“运力池”,对江海直达船舶开展集中配航线、配货物和配码头。推出江海联运在线平台“直达快配送”板块,每月在线公布运价议定、货盘发布、船港匹配等信息,提升江海直达衔接效率约90%。

  新的政策与上一轮政策相比有个明显变化,降低了直达运输航线运输量的奖励起始标准,由之前的50万吨调整为30万吨。从企业角度来看,能够让更多组织“海进江、江出海”运输的物流企业(平台)得到切实的奖励,进一步增强大宗商品揽货的竞争力,推动舟山市江海联运直达运输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