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界网3月31日晚间消息,上港集团(600018)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17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归母净利润149.54亿元,同比增长13.3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21亿元,同比下降31.26%;基本每股收益0.64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上港集团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突破百亿元。分季度来看,2024年上港集团一至四季度分别净利36.96亿元、47.19亿元、33.95亿元和31.44亿元。
利润分配方案上,董事会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45元(含税),公司总股本为23,281,365,262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3.76亿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包括2024年半年度已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45.40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30.36%。
数据显示,该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15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连续十五年保持世界第一,主要经营指标居行业前列。
报告期内,该公司母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8亿吨,同比增长3.0%,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101.8%;散杂货吞吐量完成8730.7万吨,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102.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150.6万标准箱,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103.0%。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4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6亿吨,同比增长3.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4亿吨,增长6.9%;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亿标准箱,同比增长7.0%。
从航运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2024年,集运市场供需矛盾得到一定改善,集运货量回稳,部分国际航线货运需求明显回升,但运力供给扩张仍快于需求增长,新造船交付量继续保持高位,受红海危机消化运力、巴拿马运河干旱等因素影响,欧美航线运费徘徊在历史较高水平,船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改善。长期来看,国际航运市场集中度仍将保持高位,航线网络布局仍将深刻调整,船舶大型化、运营联盟化、航运数字化、绿色化与物流全程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这将对港口发展产生长期深远影响。
从港口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2024年,我国港口行业发展总体稳中向好。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明确,内需市场逐步扩大,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为港口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增长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与 RCEP 的深入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推动港口业务增长,但外贸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航运联盟重组、船舶大型化、绿色化趋势明显,将进一步突显枢纽港地位,对港口基础设施、服务能级、运营效率、韧性均提出更高要求。港口与内陆腹地的多式联运网络加速建设,实现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港际间竞合关系更加紧密,区域港航贸朝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面赋能成为行业亮点,包括5G 、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更深层次地植入港口运营与管理,将进一步推动港航数字生态圈建设,实现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港口清洁能源供应与应用将逐步深化,成为新赛道。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的加速渗透,推动港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将为我国港口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展望未来,上港集团仍然面临众多新发展机遇。全球贸易增长的趋势等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深入实施,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化持续孕育新发展机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新赛道蕴含强大发展潜能。与此同时,公司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提出做好2025年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宏观政策将增强主动性,为经济持续加力。
从航运市场来看,全球经贸对航运的总需求仍在增长,但贸易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关税壁垒增加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全球贸易或将分化、碎片化,传统航线运输需求疲软,加上新造船舶运力增长以及红海危机或将结束引发的运力释放,叠加航运联盟的重组,集运市场存在供过于求的风险,运价或将在一定范围内震荡波动。航运联盟重组、船舶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趋势日趋明显,航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公司将积极应对,把握机遇,提升枢纽港服务能级,构筑新业态、新赛道竞争优势。
从港口行业发展来看,全球经济贸易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仍具韧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对港口行业产生深刻影响;船公司联盟化和船舶大型化将进一步突显枢纽港的地位,减少非基本港的挂靠,将加剧国际枢纽港的全方位竞争;港口与内陆腹地的多式联运网络加速建设,实现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港际间竞合关系更加紧密,区域港航贸朝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面赋能成为行业亮点,包括5G 、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更深层次地植入港口运营与管理,将进一步推动港航数字生态圈建设,实现智慧化、精细化管理。顺应航运绿色低碳发展,港口清洁能源供应与应用需求潜力巨大。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的加速赋能,将加速港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我国港口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