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全球性气候变暖引发的北极冰川融化,让未来北极航道的商业化运营再次提上议事日程。随着未来北极冰川可能发生的进一步消融,国际航运业的重心可能从目前的赤道移至北极。然而北极地区特有的严寒、风暴与极昼极夜的环境特点决定了在北极海域内航行的船舶需要比在其他海域内航行的船舶承受更大的风险。如果再加上因应对这些风险而增加的额外运输成本,未来北极航道进入商业化运营状态后是否能够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益依然存在着不小的悬念。无论如何,北极航道的开辟给国际航运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未来东西方贸易的货运市场很可能因此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格局。
=============================================
相关报道
总航程与航行时间较短、总通航成本低、总体安全性较高等均构成北极航道相对传统欧亚航道的优势。但是,北极地区特有的低温、风暴、磁暴与极昼极夜的环境特点为北极航道船舶航行安全增加了难度
北极航道的优与劣
通常意义上的北极航道可分为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与北极点航道。东北航道也称为“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从北欧出发,向东穿过北冰洋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直到白令海峡。通航条件复杂,关键节点都是东北航道最为显著的特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能够控制东北航道的关键海峡多达58个,且绝大部分位于俄罗斯境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成为未来东北航道主宰者的可能性非常大。>>>>>>>>>>
---------------------------------------------------------------------------
燃油的经济性、沿岸大国的博弈、北极海域内特有的环保法规及实际的货运需求是未来北极航道商业化运营的主要障碍
北极航道商业化运营的障碍
早在二战时期英国和美国就成功通过北极航道向前苏联运输过大批军事物资,因此,就目前国际造船与航海技术上而言,船舶在北极海域内航行已不存在实质性的技术障碍。然而,燃油的经济性、沿岸大国的博弈、北极海域内特有的环保法规及实际的货运需求依然是未来北极航道商业化运营的主要障碍。>>>>>>>>>>
---------------------------------------------------------------------------
北极海域内所特有的严寒、风暴与极昼极夜的环境特点决定了未来极地船舶将具有很多不同于目前国际航运市场上主流船型的全新特点
未来北极航道的船型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夏季开始平均每年通过东北航道的商船约有60多艘,通行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至11月上旬。总体而言,北极航道作为连接亚欧交通新干线的雏形已经显现。然而,北极海域内所特有的严寒、风暴与极昼极夜的环境特点决定了未来的极地船舶将具有很多不同于目前国际航运市场上主流船型的全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