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正加快推进船队绿色升级步伐,首次布局甲醇动力船领域,斥资百亿在两家中国船厂订造24艘新船。
据贸易风消息,赫伯罗特与两家国内船厂签署了意向合同,计划订造总计24艘3500TEU至4500TEU甲醇双燃料支线集装箱船。其中,赫伯罗特将在烟台中集来福士订造8+6艘4500TEU集装箱船,此外还将在泰州三福船舶订造6+4艘3500TEU集装箱船。
预计中集来福士建造的4500TEU集装箱船单价约为每艘7000万美元,三福船舶建造的3500TEU船单价约为每艘6000万美元。备选订单全部确认生效后,24艘新船总金额将达到1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2.49亿元)。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3700-4500TEU传统燃料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605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000万美元小幅上升。
赫伯罗特的订单对于两家船厂都而言具有突破性意义。如果订单得以敲定,这将是中集来福士首次进军集装箱船建造领域;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中集来福士过去从未建造过集装箱船,其现有12艘手持订单包含5艘汽车运输船、3艘滚装船、4艘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和1艘抛石船。
据了解,中集来福士前身可追溯到1977年成立的烟台造船厂,1978年建造交付了我国第一座坐底式钻井平台。多年来,船厂累计交付上百座各种类型的海洋装备,目前其业务涵盖海洋油气、海洋渔业、海洋清洁能源、特种船、海洋空间利用、资产运营管理等领域。
另外,赫伯罗特的订单将是三福船舶首个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三福船舶目前承接的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只有德国船东Hartmann Schiffahrts订造的7艘3716TEU双燃料LNG动力船,其中5艘已经交付运营,其余2艘将在今明两年交付;不过,三福船舶去年承接了CSL OWL共计2艘抛石船订单,这两艘船将采用甲醇双燃料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船厂的订单也是赫伯罗特首次投资订造甲醇双燃料船。此前,赫伯罗特自有船队中的双燃料船全部为LNG动力。去年,该公司重返新造船市场,在两家中国民营船企签订了24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大单,进一步强化其对LNG燃料的投资。
赫伯罗特去年的24艘LNG双燃料船订单包括12艘16800TEU集装箱船,以及新时代造船12艘9200TEU集装箱船,这批新船将在2027年至2029年间陆续交付,总投资约为40亿美元。这是赫伯罗特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造船投资之一。
今年早些时候曾有报道称,赫伯罗特计划订造12500TEU和16000TEU集装箱船,并在中韩船企之间摇摆不定。然而,当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出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的301条款方案,中韩两国船企报价差距加大,赫伯罗特最终放弃推进这一造船计划。
船舶经纪人表示,赫伯罗特此次将订船重心从大型船转向中小型船,在意料之中。由于船队老龄化严重、区间航线需求增长明显,目前全球对支线及中型集装箱船的新造船需求十分强劲。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集装箱船新船订单高达413艘330万TEU,是过去10年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仅比2024年创纪录的订造速度低7%;其中,5000TEU及以下支线船订单显著增长,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这些支线船新船订单绝大多数由中国船企承接。
尽管新船订单显著增长,但目前支线集装箱船手持订单依然相对较低。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当前3000TEU以下支线船手持订单占现有船队比例仅为8.11%,而8000TEU及以上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占比高达46.60%。
挪威集装箱船船东MPC Container Ships(MPCC)首席执行官Constantin Baack指出,中小型集装箱船订单规模仍不够,考虑到现有6000TEU以下船舶中58%的船龄已超15年,投资建造支线型和中型集装箱船依旧是当前市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