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长兴港务入选浙江首家零碳码头试点单位

  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项目名单。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所属浙江海港长兴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兴港务)成功入选,成为浙江省首家零碳码头试点单位。

  长兴港务负责运营的长兴“铁公水”港口项目,拥有10个500吨级泊位(水工结构按1000吨级设计),包括8个多用途泊位,2个件杂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300万吨,其中集装箱年吞吐量22万标准箱;建有2个2.6万平米双边月台的高标准、丙二类仓库。

  作为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浙北海河联运体系和集装箱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长兴“铁公水”港口项目紧邻“黄金水道”长湖申线航道,毗邻两条国道和四条高速,依托立体化的对外运输通道,服务范围有效辐射苏浙皖地区。在推动零碳转型过程中,长兴港务围绕“能源供给零碳化、港口装备全电化、疏运协同绿色化、控管一体数智化”四大核心,系统推进绿色智慧港口建设。

  长兴港务通过能源供给零碳化,奠定转型基础。该公司充分利用码头仓库屋顶资源,建成约4.6万平方米的光伏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达579万度,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与智能微网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就地消纳,为零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长兴港务通过港口装备全电化,释放减排潜能。该公司目前正全力推进港口作业环节的清洁能源替代,聚焦装卸设备能效提升,完成集装箱龙门吊电缆卷盘变频改造,实现电机转速精密控制与节能高效运行;加快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化更新,推动柴油动力正面吊、堆高机、叉车等设备全面替代,实现港口作业场景由单一设备替换向整体清洁化、智能化、标准化转型。

  长兴港务通过疏运协同绿色化,放大链式效应。为共建零碳航运廊道,该公司积极联合航运企业等相关单位,构建“港口充换电-船舶电动化-绿电直供”三位一体的电动船舶发展生态,布局智能化充换电设施,加快绿色低碳技术集成应用。在污染防治方面,该公司通过严格制度与智能设施相结合,建成5套生活污水接收设施,严格执行“船舶污染物先交付后作业”,实现污染物接收闭环管理,为内河港口清洁化转型提供可复制解决方案。

  长兴港务通过控管一体数智化,锁定零碳未来。在智慧赋能方面,该公司基于综合性智慧码头系统(STOS系统),以智能闸口与智能理货为突破口,构建“前端智能感知-数据实时贯通-作业动态优化”的全方位智慧管控体系。该公司正加快建设能碳智慧管控系统,实现对码头用能的全面监测与碳排放的精准管理,系统破解传统码头能碳管理痛点,形成“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动态优化”的闭环机制,为内河港口绿色智慧转型树立新标杆。

  未来,长兴港务将持续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航运浙江”与绿色智慧港口建设要求,以此次入选试点为契机,深化在绿色能源应用、零碳航运廊道共建等领域的创新突破,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内河港口绿色零碳样板。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