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衔接高效、绿色智能的多式联运网络,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水路和铁路为主的发展格局,着力降低物流成本。与2025年相比,水路、铁路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0%和14%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
根据《意见》,到2035年,湖南计划全面建成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一体衔接”、联运线路“一网联通”、运输信息“一站互享”、联运规则“一单到底”、发展环境“统一有序”的多式联运体系。湖南作为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的区域辐射能力和国际联通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国际国内跨区域、跨组织、跨产业、跨企业之间“有货可运、有货能运、有货愿运”的局面,市场活力持续激发,社会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在提升联运通道能级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快提升湘江、沅水等主要水运通道的通航等级,打通水运“十字”大通道。加快推动松虎航道开工建设,积极开展湘桂运河前期研究。加快铁路干线建设进度,构建“五纵五横”干线铁路网。
在打造高效枢纽网络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长沙、衡阳、永州、岳阳、常德、郴州、怀化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重点推进岳阳、长沙、常德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建设,同步推进有发展需求的其他港口建设,打造湘江中下游港口群,统筹推进城陵矶港、虞公港、铜官港、霞凝港等组合发展。
提升节点集疏运效能方面,《意见》明确,年运量10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工矿企业、粮食储备库等,年港口吞吐量超500万吨的重点港区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推进港口、铁路货运枢纽、空港物流(园)区等多式联运节点的高效衔接和多种运输方式的集成化运作。依托主要港口、重要口岸、铁路物流中心,建设一批大宗散货混配和接卸中转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