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石油基本面为原油船市场提供强劲支撑

  预计原油轮市场将从石油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中获得支撑。船舶经纪商Gibson在其最新周报中指出,本月早些时候,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年度报告对石油市场的中长期前景进行了详尽分析。2025年版报告延续了去年的判断,认为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并将2030年的预测值从1.054亿桶/日小幅上调至1.055亿桶/日,需求整体增长趋势放缓, 2030年后将出现收缩。

  从区域来看,亚太地区尤其是印度,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预计2024年至2030年,印度石油需求将增加100万桶/日,东南亚地区亦将同步增长,其中印尼增幅最为显著,预计达47万桶/日。这一增长主要源于石化原料和航空燃油需求的上升。在其他地区,IEA预计南美和中美洲需求将增长60万桶/日,非洲将增长80万桶/日。非洲的增速在全球范围内最为强劲,主要受益于人口与GDP的双重增长。据IEA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1.038亿万桶/日,较2024年增长80万桶/日。

  据Gibson分析,今年报告中最大的变化在于,中国在2024年至2030年的石油需求将增长10万桶/日,其中,2030年中国石油需求预期较此前下调了140万桶/日。这一调整主要源于经济增长预期放缓以及汽车电动化进程加快。到2030年,全球因电动汽车替代而减少的石油需求将超过500万桶/日,其中近半数来自中国汽油需求的下降。与此同时,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需求则呈现明显增长。与去年相比,北美地区需求上调100万桶/日,欧洲上调40万桶/日。不过,两个地区的石油需求已接近峰值,未来十年将逐步放缓。与中国的趋势相反,报告下调了欧洲和北美(尤其是美国)的电动汽车普及率预期。

  从供应端来看,预计2024年至2030年全球石油产量将增加340万桶/日,其中美洲地区增长尤为显著。今年美国产量预计将小幅上升,随后趋于稳定;加拿大、圭亚那、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将保持更为稳健的上升态势。鉴于非欧佩克+国家的持续增产,IEA预测到2030年,欧佩克+的石油需求将减少180万桶/日,其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被压缩。对此,欧佩克+内部可能持不同看法。

  Gibson指出,在炼油领域,预计2024至2030年,全球炼油产能预计将增加250万桶/日。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市场,其中中国和印度将各贡献100万桶/日的增量,中东地区预计增加60万桶/日。而苏伊士运河以西地区的产能将出现小幅收缩。就加工量而言,同期全球炼厂开工量预计仅增长60万桶/日,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亚洲将增加130万桶/日,欧洲则减少70万桶/日。面对汽车燃料需求下降的趋势,炼油商将被迫持续调整原油加工方案,逐步转向石化原料生产,并加大对生物燃料产能的投资力度。

  Gibson总结称,近年来,IEA的观点屡遭质疑,其他预测机构则持更为乐观的立场,认为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至下个十年。但若IEA的预测成真,将对油轮市场产生多重影响。其一,需求增长将主要来自石化原料和液化天然气(NGLs)领域,这将推动化学品船和气体运输船的需求上升;其二,部分传统精炼燃料需求将转向生物燃料,为特种油轮创造机遇。

  预计原油轮市场将保持稳定,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的需求增长与以西地区(主要来自美洲地区)的供应增加形成互补,在整个预测期内支撑长距离贸易。但与去年预测不同的是,欧洲本土需求降幅放缓及亚洲需求增速减弱,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这一效应。

  而成品油轮市场前景则更为严峻。传统精炼燃料需求趋缓,且新建炼油产能多集中于需求增长中心区域,未来几年成品油轮吨海里需求或将承压。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