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是我们的执法证和本次检查的检查码,您可以通过手机上的‘随申办’App扫描查询本次检查事项。”3月28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首次通过“行政检查码”开展跨领域联合执法行动,聚焦中心城区易扬尘码头内的防治扬尘设施、排水排污等情况开展一体化检查,标志着上海交通运输领域在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数字化监管改革中迈出扎实一步。
“车子倾倒垃圾的时候有扬尘,所有喷淋都打开了吗?”“闸门的胶条脱落,要抓紧更换。”……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通过上海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提前制定检查计划并生成“检查码”,以“一次检查”为企业做“全身体检”,同时检查全程遵循“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结果即时录”原则,确保执法透明规范。
企业负责人通过“随申办”App扫码后,可实时查看检查事项、执法人员信息及检查标准,并同步接收整改反馈。“通过联合检查,企业只需要进行一次集中整改,为我们这些经营者‘减负’。”受检码头负责人陶骏告诉记者。
1月1日起,上海全面推行“检查码”制度,要求涉企行政检查必须统筹计划、亮码备案,并基于“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高信用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高风险领域强化精准执法。在交通运输执法领域,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提出“率先推动、全面覆盖、打造示范”的总体要求。
“我们联动多个执法部门将同一主体涉及的多个检查事项合并实施,避免多头、重复检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总队长王建军表示,可以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的方式提升问题发现率,实现监管效能倍增。据统计,上海交通运输执法全领域自正式启用检查码以来,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近30%,既彰显了“无事不扰”的治理智慧,又筑牢了“无处不在”的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