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天津临港建成全国首个船舶区外保税维修中心

  日前从天津临港海关获悉,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天津海关扶持下,临港海关通过纾解企业资金困难、释放创新监管方式动能、实施“一船一方案”分类监管、打造区外保税维修中心等服务举措,全力支持临港口岸企业抢占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国际市场新高地。2020年,该区域进口船值14亿元,完成修理合同0.8亿元;预计2021年进口船值22.58亿元,较2020年增长60%以上。天津临港区域形成海工产业集聚效应,已建成全国首个船舶区外保税维修中心。

  纾解企业资金困难 创新监管方式保障企业履约

  受全球范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外供应商复工复产断断续续,导致需要进口的设备材料供应、纳期延后,加之国外服务商到厂调试、国外船员到厂监造、接收船舶等因素,船舶交付普遍拖期。天津临港海关对国际船舶市场行情、船东收船意愿、船舶建造进度等开展多维度考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已免除3艘待交付外轮的加工贸易风险保证金1.6亿元,极大纾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帮助企业顺利交付订单。

  疫情下,国际贸易和航运业受到影响,船舶维修需求增加,辖区企业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原有码头无法满足待维修船舶停靠需求。该关允许部分待维修船舶暂时停靠在尚在批复过程中的修船码头,并协调海事等口岸单位实施联合监管。对修船码头实施临时监管措施,采用视频巡查回放模式,24小时持续监管码头作业。截至批复下发共完成临时监管8艘次,有效保障了按时履约。

  实施“一船一方案”举措 帮助企业了解区外保税维修政策

  按照海关分类监管理念,天津临港海关对于船舶和钻井平台保税维修采用“一船一方案”的监管模式,根据企业在待维修船舶到港前通报的船舶类型、维修改造工艺、航线等要素进行综合评定,采取实地核查和视频监控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企业待维修船舶、已维修船舶、维修用料件、维修坏件、维修边角料等的进、出、转、存及耗用数据。评定结果为低风险的、风险较低的,相应减少海关核查次数。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辖区企业对于进境船舶区外保税维修政策不太了解,普遍存在‘不会用’‘用不足’等问题。”天津临港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一情况,他们组织业务专家持续深入研究相关政策文件及其适应场景,并将商务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等部委各项政策进行组合匹配,分类指导,精准帮扶。先后组织召开3次政策宣讲会,邀请业务专家详细介绍相关政策。实施“一对一”服务企业便利化举措,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匹配相应政策。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