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务实行远 凝心聚力 书写交通强国建设壮丽篇章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也是交通运输发展不平凡的一年:交通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成效明显,交通运输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任务即将实现,智慧绿色交通发展取得突破……

  这一年,交通强国建设开启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展望2020年,我们要以“五个确保”为指针,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圆满收官“十三五”规划冲刺。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辽宁、山东、广东、广西、贵州、甘肃交通运输厅,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及长江航务管理局等10家单位负责同志,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本报特整理在本期第5、8版刊发,以飨读者。

  互联互通 协同一体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广东交通运输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协同各方合力构建高质量的大湾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高起点开展全域规划,围绕激发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利好叠加的“双区驱动效应”,配合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综合立体交通网等国家规划,开展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等规划编制,搭建起支撑大湾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远近结合、分工明确的“四梁八柱”。

  预计2019年底大湾区内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500公里,核心区密度约8.2公里/百平方公里;大湾区港口群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500万标准箱,形成世界级港口群;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形成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基本建成布局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大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公路货运分担率逐步降低,铁路、水路承担大宗货物运输量明显提高。加强内地与港澳在航运、物流组织服务上的对接,形成大湾区航运服务体系,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带一路”重要国际物流枢纽。

  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借助“三个关税区、三个货币区、多个节点城市”的独特优势,组织拓展全方位的交通运输合作, 打造运输“一张网”、出行“一卡通”、货运“一单制”、服务“一站式”、监督“一号通”,有力支撑了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平台发挥示范作用。

  未来,广东交通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以开展交通强国建设广东试点工作为契机,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先行引领、统筹推进,围绕广东建设交通强国的热点、难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点带面,先行先试。坚持协同融合、因地制宜,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协调联动,促进交通与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流通、旅游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民生优先、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广东交通智能高效发展。坚持开放合作、多方联合,提升广东对周边区域和国际辐射能力,强化方式间融合、部门间协同、区域间协调。

  着力建设广东“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为交通强国建设积累经验、做好示范。到2035年,建成领先全国的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协调统一、一体化多层次发展,广东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人民体验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力支撑广东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带头作用。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高质量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 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

  2014年以来,民航局党组坚持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的全过程,组织推动各参建单位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实处。民航局党组通过各级各类会议、主题党日等,切实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围绕“四个工程”目标,确保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13项关键建设指标全部达到世界一流。党组成员先后上百次深入建设工地,组织了7次大规模演练,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推动建立“一会三函”等机制,妥善解决了跨地域建设与运营管理、正式用地手续办理等难题,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强化党的思想引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打造世界机场建设新标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立足自主创新,开发应用103项新专利、新技术,65项新工艺、新工法,国产化率达98%以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100%绿色建筑,再生资源利用率高达16%,预计202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7200万人次,远期将超1亿人次,与首都机场组成的“一市两场双枢纽”旅客吞吐量未来将突破2.5亿人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新动力。机场航站楼五指廊构型,步行距离短,换乘效率高,无纸化出行,行李自动追踪,5G全覆盖,无障碍设施全球领先,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汇聚起高标准建设世纪工程的磅礴力量。该局党组推动近800家设计、建设和运筹单位成立基层党组织,将每年2月23日固化为新机场各参建单位的主题党日,建立“四联系”工作机制,近千家施工单位高峰期间5万人同时作业,全过程保持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打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廉洁工程。从机场建设一开始,该局党组就把廉洁工程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层层压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招标、采购、资金管理等制度,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确保工程在阳光下操作,真正做到“干干净净做工程,认认真真树丰碑”。

  目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全运行状况良好,已经有15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进驻,开通航线122条,覆盖117个航点,每天航班量270架次,保障进出港旅客超过近300万人次,机场始发和放行正常率在全国机场中稳居前列。

  下一步,民航局将高水平管理好、运营好大兴国际机场,严格按照国际一流的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要求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在推进交通强国、民航强国建设的征程上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加快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  切实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近年来,天津市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建设“信用交通省”为抓手,坚持依法依规,积极稳妥推进。

  2019年,天津获“信用交通省”称号,天津市交通行业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营造良好环境 筑牢工作基础

  思想为导,落地则实。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信用交通建设呼声越来越高,为营造信用交通建设良好环境,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简称“天津市交委”)多箭齐发助推信用交通建设落地生根。

  完善法规政策。出台10余项文件,信用信息管理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天津市未发生一起因信用监管而引起的投诉、诉讼事件。

  凝聚监管合力。形成了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天津市、京津冀区域三个层次的联合机制,将天津交通运输信用“线”织进京津冀信用“网”,凝聚起强大合力。

  坚持数据为王。建立市级信用交通平台,归集833亿条交通数据,建立信用画像和监测预警机制,筑牢了精准监管、智慧监管的基础。

  聚焦监管难题 加强创新应用

  天津市交委立足实际,聚焦监管难题,努力运用信用手段“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和安全。”

  “信用+出租车”治理,全国首推“百姓看得见”的信用管理。在出租车顶灯上显示出租车驾驶员信用考核等级,并开展分级分类监管,运用“市场手段+政府奖惩机制”的组合方式精准施策汽车管理“老大难”问题,群众满意度因此提升12%。

  “信用+共享单车”治理,投放量上奖惩并施。制定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考核办法,每季度根据考核结果增减企业投放量,推动企业履行服务承诺,初步实现共享单车投放科学、管理规范、出行文明。

  推进强国试点 谋划发展新篇

  2020年,天津市交委拟从五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建设智慧港口,高标准建设自动化码头、打造无人驾驶电动集卡车队、多活式数据中心;建设绿色港口,打造“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港口,建设东疆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示范区;建设枢纽港口,降费提效优化环境,打造国际邮轮旅游品牌。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以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重点民生领域为突破,实现“精准监管”,推动京津冀区域联合奖惩与信用修复有机融合。

  推进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示范。利用大数据,在加强交通出行信息公开同时,在城市拥堵、单车秩序管控、危化品运输等方面强化决策支持与监管,着力提升数据服务应用。

  形成基于“区块链+云技术”的全寿命周期工程质量安全溯源平台。打造全过程、全寿命、全环节的数字化新型工程质量管控模式,推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提升。

  开展基于5G的智能网联群体智能智慧交通试点。依托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开展无人配送、远程驾驶等智能协同场景,搭建智能网联群体管控大脑。

  优化提升ETC服务  让人民群众出行更便利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19年,山东交通运输系统众志成城、担当作为,打了一场取消省界收费站和ETC发行的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出行更便利。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把优化提升ETC服务作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重点工作,通过确保安装便民化、使用正常化、通行快捷化等一系列“组合拳”,在国内率先推出“鲁通卡”线上发卡和OBU远程激活,从技术、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强改造提升,确保车辆用最短时间通行省界收费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步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智慧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和必然。作为交通强国第一批试点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紧紧抓住扩大ETC发行机遇,将其纳入智慧高速公路试点,积极探索拓展ETC应用新路子——

  打造“ETC+金融服务”新模式。在全国首创“纯信用、无抵押”的ETC通行费金融服务,ETC货车车主可先通行、后付费,并享95折优惠,既为ETC用户降低了办理的物流成本,又延伸了ETC产业价值链。

  打造“ETC+加油”新模式。在济南东服务区加油站布设8条ETC无感加油车道,ETC用户通过ETC账户5秒就可完成支付,不下车加油成为现实。

  打造“ETC无感停车”新模式。成功研发ETC在城市停车场应用系统无感支付,建成多个ETC无感支付停车场,并将日照市作为智慧停车城市试点,加快建设ETC智慧停车运营云平台,有效提升了群众出行便捷度。

  打造“ETC+智慧服务区”新模式。利用ETC依法依规采集用户消费数据,制定服务区精准高效的营销和服务方案,大幅提高了服务区的供给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数据显示,10月底前,山东全面完成3456条ETC车道升级改造,建设完成ETC门架1108套、不停车称重检测设施472个,实现ETC车道全覆盖。截至12月12日,ETC发行量达到1253.85万,提前20天完成发行任务。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表示,下一步,该厅将持续优化提升ETC服务,通过加大货车ETC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高ETC车道使用率、进一步拓展ETC应用场景等举措,巩固取消省界收费站重大成果,确保高速路网高效运行,实现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为建设人民群众满意交通贡献力量。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加快绿色交通省建设

  □ 辽宁省交通运输厅

  近年来,辽宁交通运输系统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投入近224亿元全力推进创建工作,绿色交通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绿色交通设施网络逐步完善,绿色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行业形成年节能14万吨标准煤和85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能力。

  绿色交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辽宁始终坚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行公路铁路线位一同规划、工程建设一体推进、沿线控制区一并利用,节约征地近2000亩。在全国率先出台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沿海主要港口疏港铁路入港率达到100%,大连港、营口港2个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辽鲁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开通运营,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三年突破100万标准箱,替代公路集卡车运输35万车次,年均降低内贸运输成本10亿元,节省燃油5万吨。坚持创新驱动,制定了覆盖高速公路、港口、航道、场站、拌合站等全流程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新建一批城市公共信息、物流配送、能耗统计监测平台,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耗排放。

  绿色交通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省政府连续三年对地方政府开展公交优先发展考核评价。城市地铁、城际轨道加快成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比重大幅增加,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加快创建,绿色交通系统更加便捷、结构更加合理。提前一个月完成ETC发行目标任务,是全国第一个全面完成门架建设、省界收费站拆除、车道建设、入口称重检测设施建设的省份,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出行效率和获得感。全省穿越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国省干线全部配备应急池、导流槽和防护栏。推动“四好农村路”绿色示范工程建设,公路路面废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高质量打造生态绿色农村路,让乡村更美丽。

  绿色发展路径成为主动选择。鞍山市以“气化鞍山”建设为依托,新建道路100%使用温拌沥青,大中修道路100%采用循环利用技术,4座沥青拌合站全面完成气化改造,主城区公交车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大连港不断完善LNG码头布局,推广港口岸电和节能环保型船舶使用,严格港口污染物防治和船舶污染物处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近年来,全省通过政府奖补资金撬动800余家企事业单位投入近220亿元节能降耗资金,新增项目350余个。

  下一步,辽宁将按照交通强国建设新要求,加快构建布局科学、生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