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医者仁心 情洒高原——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医疗扶贫故事

  川西大地虽已入冬,但乍眼一望,天高云淡、水清沙白,到处都透着一股生机,深入到最偏远的“穷山沟”才发现,一场没有硝烟的健康扶贫攻坚战正让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人们悄然改变:

  ——昔日“小病拖、大病扛”的村民们,终于可以在家门口看病了,越来越多像王大妈一样的贫困群众又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昔日需要长途跋涉去大医院就诊的重病百姓,如今在县城就能接受治疗,优质医疗资源让更多患大病、慢病、重病的贫困百姓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全新向往……

  近两年来,在交通运输部的部署下,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先后安排长江航运总医院医护人员,分三批队进驻小金县开展医疗扶贫,不仅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小金县,也在“传帮带”中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当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西部高原着陆。

  高原缺氧 但不缺精神

  小金藏名攒拉,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海拔2300米,受到区位、交通等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截至脱贫攻坚战打响,全县核定的贫困村数量还有88个、贫困户有3266户、贫困人口达到11957人,贫困村数量居全州第一,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州第二。由于重大疾病等原因,一些村民的家里更是债台高筑。

  自2018年5月开始,长航局在所属的长江航运总医院选拔了三批医疗扶贫队员,先后到这里医疗扶贫。

  “当我得知需要医生援藏时,当场就报了名。全院有38名医务人员报名,当时竞争激烈啊!”时隔一年,普外科医生陈国学回想起当初报名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我有临床医学经验,有健康体魄,那里需要我。”

  如果没有那颗为减轻患者痛苦而奉献的医者心,在举目无亲、远离家乡的小金县医疗扶贫的日子真的会很漫长,无论是自己的身体,还是对于家庭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看到朴实的困难群众面对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时,作为一名医生,我深感责任重大。”陈国学说。

  尽管援藏决心很大,也预想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形,但是陈国学踏上小金县后,还是感觉有些措手不及。

  在高原地区忍受低寒,这让从没去过高原地区的陈国学受了很多罪。恶劣的自然条件、持续不断的高原反应、干燥的气候等,让他胸闷、气促、失眠、鼻腔出血等,工作和生活都遭遇了极大的挑战。

  “进入手术室,工作紧张起来,肾上腺素立马提了上来,也就不觉得头痛了。”陈国学笑道。最痛苦的是下班后,疲惫伴着高原反应一同袭来,头痛头蒙,彻夜难眠。陈国学告诉记者,半个月后,他以这种方式慢慢适应了当地生活环境。

  心慌、气短、拉肚子、整宿整宿失眠……这是每个扶贫医疗队员都曾面临的第一道“坎儿”。普外科医生曲波不得不大把大把地吃各种降血压、护心等药物;陈国学只能靠吸氧才能短暂入眠……然而不管多难受,他们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调整了一下,第二天就能正常到病房上班。”

  除了艰苦的外部条件,工作压力也较大。陈国学解释道:“尽管每天面对的患者不如在武汉时多,但由于当地医疗人才匮乏,技术相对落后,每一位援藏医生除了专科工作外,更多需要承担全科医生的职责。”

  “医疗扶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每个医疗队员都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曲波眼中写满了坚定。

  医疗扶贫 关键看“疗效”

  “新人”初来乍到,想要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并没有那么容易,一切都得看“疗效”。

  在藏区,因突发情况导致外伤的患者特别多。来到小金县的第二周,扶贫医生左斌就遇到了一名因重物砸伤需要手术的危重病人。由于当地医疗水平有限,以往这种病人要被送往200多公里外的省医院进行救治。

  “要不,还是让他们转院吧。我们现在还不具备这种手术能力。”当地县医院的医护人员说道。

  “不行,情况危急,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如果患者通过长途跋涉到省大医院就诊,不仅预约周期长,而且费用高,还很可能延误治疗,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提起那次手术,骨科医生左斌依然心有余悸,“当时最大的难处在于医院没有骨科手术必备的透视机,手术全凭自己过硬的技术。”

  病情就是命令,他毅然决定为病人实施手术。来不及适应新的环境,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左斌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坚持为病人实施手术。手术过程中,汗水不断渗出来,后背湿了一大片。一个多小时后,手术终于结束,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左斌几乎瘫坐在地上。

  一时间,“小金县也能做大手术了”在当地广为流传,奔着长航局医疗扶贫队,越来越多患者慕名而来。

  一名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病人,原本全家人计划转院去200多公里外的成都治疗。“这个在我省已很成熟的脊柱手术,在小金县当地却是一片空白。”左斌感叹道。考虑到患者的就医成本、路途的颠簸以及病情,左斌和管床医护人员合力把他劝留在县医院择期手术,进行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没想到在当地就看好了我的病,谢谢医生们!”在小金县人民医院,前来送锦旗的病人感激地握住左斌的手。

  左斌在日记中写道:“一台台手术,一个个会诊,从接到电话,立即出宿舍赶到门诊参与会诊,新的环境、搭档,唯一不陌生的手术刀,只为小金百姓生命无忧。”

  考验总是如影随形,唯有“爱”能托起生命的重量。

  “两个新生儿出生时都没有呼吸、心跳、哭声,重度窒息……”这是妇产科王巍来到小金县碰到的最凶险的两次抢救。

  2019年9月26日凌晨2点,一名28岁的藏族妈妈在赶来医院的崎岖山路上意外提前产下孩子。等到达小金县人民医院时,孩子浸在血水中,没有呼吸、哭声,此时山里的气温已低至零度。

  “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我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因为出生在来医院的路上,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离开了。”望着眼前这双虚弱得只剩下一丝亮光的眼睛,王巍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一定要救回孩子。”

  保暖、不间断的心肺复苏……2分钟后,孩子终于发出了第一声啼哭。“太好了,孩子救活了,母子平安!”此时已经汗流浃背的王巍终于松了一口气。

  仅在两天后,另一位藏族妈妈顺产中监测发现,孩子的胎心只有50-60次/分,低于正常的一半,但患者仍坚持顺产。王巍赶紧组织妇产科医护人员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在孩子娩出后,即刻开展新生儿吸痰、保暖,以及心肺复苏,原本已经没有呼吸、心跳的孩子终于转危为安。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长航局医疗扶贫队在小金县人民医院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医院开展手术190余台次,接诊1250余人次,其中皮瓣转位、骨折内固定、宫颈Leep刀手术、产钳辅助下剖宫产手术等新技术还填补了小金县人民医院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大大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转院率,极大地减少了他们奔波的麻烦和痛苦。

  “以前需要去市里面才能解决的医疗问题,现在就在县医院就能治疗了,方便太多了。”居住在小金县城的居民曾先生感慨。

  无尽牵挂 见证医者“仁心”

  “多亏这些武汉来的医生,我这疼了十几年的膝盖终于治好了。”2018年7月26日下午,在小金县人民医院,王大妈走路和常人无异,“随着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我也有信心把生活打理得更好。”说起自己能够自如地行走,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农活,王大妈对“应约”为她做关节穿刺治疗的主治医生左斌充满感激。

  这个约定还要从更早的时候讲起。

  刚到小金县时,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曲波、左斌常常头痛难眠,为了强身健体,他们约好每周都要去周边爬山。在一次爬山的途中,他们向山上的农户借水时,左斌发现农妇的腿脚不便,“您这是骨关节出了毛病,怎么不去县里的医院呢?”

  “去过了,没什么效果。省里的医院太远了,折腾不起啊!”

  “您放心,现在可以去了。我一定帮您治好!”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位于川西山沟沟里的小金县,像王大妈家一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有很多。多年来,老百姓依旧过着“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亲人帮”的艰辛日子,一双双“忍惯了的”双眼,深深地刺痛着长航局医疗扶贫队员们的心。“深山峡谷,缺医少药,乡亲们看病不易,令人心痛。”曲波说。

  长航局医疗扶贫队在各乡镇开展筛查时发现,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小金县气候潮湿阴冷,当地群众风湿、哮喘、骨关节疾病多发,一直是当地很多贫困家庭脱贫路上的“拦路虎”。

  为了让更多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得到诊治,队员们利用休息时间,不定期到周边村落开展医疗精准扶贫义诊及健康咨询活动,为扶贫对象提供免费诊疗、上门服务、健康体检等服务,普及医学知识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检查帮助村民发现是否有潜在的疾病,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村民健康意识。”在曲波看来,基层医疗服务是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否则就可能面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困境。

  2019年8月12日,51岁的藏族大妈吕加英出院前开心地捧着一面锦旗来到小金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办公室,将自己由衷的感激之情传递给长航局医疗扶贫队向京医生和当地的医护人员。

  8月7日上午,小金县人民医院到小金县达维镇义诊。吕加英腹痛多日,便赶到义诊点请医生看看。通过详细检查,向京初步断定她可能患上了宫颈疾病,建议尽快手术治疗。随后,吕大妈接受了Leep刀宫颈锥切手术,铲除了病灶。经过5天的恢复,她的不适得以缓解。出院前,吕大妈托人做好锦旗,亲自送来,她激动地说:“过去这个病需要跑到很远的医院去治,感谢义诊医生让我在家门口就治好了病!”

  “确保脱贫质量,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医疗扶贫是很重要的一环。不仅要让乡亲们能在自家门口看上病,还要能看好病。”为了这个未圆的梦,队员们仍然奔走在医疗扶贫的山路上。

  2018年8月19日,首个中国医师节。小金县的广场上挤满了十里八乡赶来的父老乡亲,有的甚至全家老小都来了。

  “您的腰椎有问题,平时最好不要睡软床,建议您去医院拍片子再仔细检查确定一下”;

  “血压有点高,您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要吃太咸,少抽烟”;

  “您的膝关节变形了,最好尽快来县医院做治疗”……

  由于不断有病人陆续赶来,义诊结束的时间一延再延。这个下午,长航局医疗扶贫队接诊患者近50人次,几乎连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有的藏族同胞听不懂汉语,他们就找来当地医生一句一句翻译,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他们如何治疗,还将用药和治疗方法写下来交给他们,直到他们点头听懂为止。

  “把先进医疗技术送到群众家门口,健康扶贫的意义在于真正为患病困难群众减真贫、真减贫。”这是长航局扶贫工作队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像一缕高原阳光,传递着清澈、温暖的大爱。

  悄然改变 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2018年7月18日早上,小金县人民医院外科迎来了一位60岁左右满脸笑容的老者。老者大步走进外科医生办公室,激动地说:“我是来向县人民医院外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的,特别要感谢曲波教授精湛的医术。”

  走进小金县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办公室,群众送来的锦旗挂满了墙壁。

  “老百姓这种朴素的表达感激的方式,折射出基层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渴求。”在陈国学看来,小金县人民医院是该县唯一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但远远无法满足当地的医疗需求。

  长航局医疗扶贫队刚来时,全院没有一个重点专科,医院医护人员紧缺,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且科室建制不全,当地群众普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手术设备至少落后2代!”陈国学说。

  这样的条件下,“大病不出县”又如何能够做到呢?

  好在国家大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在长航局医疗扶贫队的大力推动和各结对帮扶单位的援助下,如今的小金县人民医院配备了一批先进技术设备,大大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技术。

  “资金问题、设备问题,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最需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这是小金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张勇的担心:来帮扶的专家走了后,我们的医生能否独当一面?

  “我们援助小金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把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长航局医疗扶贫队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手把手地教授当地医生开展各类复杂手术,讲解手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使他们能够独立开展手术。

  小金县人民医院外科医生郭伟是左斌重点培养的弟子。虽然是外科专业出身,但他仅处理过门诊的一般骨折情况,基础比较薄弱。为此,左斌手把手带教,针对一些手术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一些有价值的病例进行点评。谈起自己最大的收获,郭伟说:“左老师站在手术台上一边给病人做手术,一边讲解每一个手术细节如何处理,细致到手术工具如何摆放,如何保护好神经和血管。”

  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郭伟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高难度的脊柱骨折、肌腱吻合等多项复杂手术,并独自主刀多起骨外科手术。“患者上门求医,我们终于不用再往别处推。”郭伟笑着说。

  郭伟只是长航局医疗扶贫队“传帮带”的一个缩影。自医疗扶贫队来到小金县后,积极开展了授课交流、手术示教、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从未间断。“所有的队员在做好本职工作后,都抢着去给当地医护人员培训,他们说,这是最好的休息方式。”曲波自豪而又兴奋地对记者说。

  “长航局医疗扶贫队为我们培养了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梯队,使我们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小金县人民医院院长田景红表示。

  在填补刷新多项区小金县医疗技术领域空白的同时,长航局医疗扶贫队将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植入当地,从整体上为提升当地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尽心尽力——

  完善医院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医院运行逐步走向正规;

  建立术前讨论制度,汇集医院各科室力量集中诊断,降低了手术风险,确保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联合开展各种急危重抢救、疑难病例会诊,使当地外科医生从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健康扶贫不仅是贫困人口的需要,更是全社会的需要。我们的医疗扶贫不仅在小金县,在湖北省建始县雪岩顶村我们也多年组织长航总医院医护人员定期开展精准扶贫义诊活动,为扶贫对象提供免费诊疗、上门看病、赠送轮椅等服务,目的就是提高当地医疗技术水平,为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作出努力。”长航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冠军说。

  雪山巍巍,江水泱泱。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村、一个家庭、一个人。正是这支长航局医疗扶贫队,给生活在山沟沟中的贫困户拔病根去穷根,点亮了他们的希望之灯。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