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上海金融局局长郑杨:加快金融市场关键产品和工具创新,推出成品油、天然气、航运价格衍生品等期货产品

  6月13日晚,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郑杨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2019)之浦江夜话中,勾勒了一幅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将要接近完成的蓝图。

  郑杨强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仍需大胆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应在三大任务方面积极作为、在加快金融开放创新方面勇于作为、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方面敢于作为。

  三个维度完成目标

  郑杨表示,上海能够基本完成2020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即2020年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对于这一目标的完成,郑杨从三个维度进行了说明:

  第一,从框架体系来看,国际金融中心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上海已经形成格局完整、品种完备、交易活跃的金融市场体系,也可以说上海和纽约、伦敦一样,具备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所有的主要要素。上海集聚了各类全国性的要素市场,在国际上排名也显著提升,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

  从国际化角度来看,沪港通、黄金国际板、债券通、原油期货相继启动,银行间外汇货币等市场加快开放,海外投资者广泛参与上海的市场,积极性高。上海基本形成门类齐全、中外荟萃、总部汇集的金融机构体系。到2018年末,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605家,较十年以前翻了一番,较前年增加68家。

  从内涵功能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形成了一定规模。也就是说,在集聚了所有的主体要素基础上,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在逐步完善。

  第二,“除了传统的投融资功能以外,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归根到底就是对货币定价的功能。”郑杨强调。

  价格形成方面,人民币基准价格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影响力不断提升。上海同业拆借利率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2018年货币市场成交量达到862万亿元,同比增长24%。中债登在上海推出的上海关键收益率选取3个月、一年期等6个期限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外汇交易中心汇率指数也成为国内外观察人民币汇率量化指标和基准价格。

  支付清算功能方面,上海已经成为人民币全球清算支付的核心枢纽,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系统二期全面投产,日均处理金额超过千亿元,业务覆盖159个国家和地区,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上海已经成为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银行卡交易清算中心,银联全球受理的网络延伸到了170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从发展环境来看,金融中心环境生态持续优化,获得广泛认可。金融法治环境方面,上海先后成立了金融法院、金融审判厅、金融检查科、金融仲裁院、央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金融纠纷调解中心。

  同时,还颁布实施了《上海市推进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的信用条例。落户在上海已有十年的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经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金融信用信息的数据库。

  “上海市公共信息信用服务平台开通运营,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体系不断健全,陆家嘴金融城沿黄浦江金融集聚带建设成效明显。”郑杨称。

  此外,近年来上海通过主动实施各项金融服务的措施,积极吸引金融人才集聚上海,现在在沪的金融从业人员超过37万。

  三个“更加注重”

  “我们要全面提升上海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关键在于重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郑杨看来,当前上海已经完全确立了以市场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应当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为此,郑杨认为,应坚持“一个核心”,做到三个“更加注重”。

  一个核心是要继续把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

  “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市场体系这一核心,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要继续拓展人民币市场、产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人民币产品和工具,健全交易定价、支付清算等功能。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郑杨表示。

  三个“更加注重”则是指:

  其一,更加注重开放引领,打造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

  “我们在通过自贸区加快金融开放步伐的同时,金融业的开放也将持续推进。” 郑杨指出,特别是最近对于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方面,上海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同时也打造了“一带一路”的投融资中心,使上海成为国内外资源配置和合作共赢的重要节点。

  其二,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建设全球金融科技的创新体系。

  要探索实施监管的创新机制,积极应用监管科技,鼓励金融机构运用科技的手段提升金融的服务。“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公司落户上海,中国银行科技金融公司今天刚刚挂牌,也落户在上海。这有利于上海成为金融的科技中心。”郑杨称。

  其三,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加强金融营商环境的建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不断完善金融法治、税收、会计、信用、监管等制度体系,同时要强化专业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

  三方面乘势而进

  进入决胜冲刺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仍需大胆作为。“我们要乘势而进,奋发有为。”郑杨说,具体通过三方面来推进:

  一是在三大任务方面积极作为。

  据记者了解,在2018年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央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增设自贸区新片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长三角一体化。

  “今天科创板开板了,以后还要开市,我们要把科创板和注册制的试点全面服务好,落实好。”郑杨指出,加强资本市场和科技资源的结合,支持更多的优质科技企业做强做大,打造服务全国科创企业的重要投融资平台。

  同时,深化以设立新片区为重点的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争取实施更有力度的开放突破举措和更大程度的风险压力测试。

  此外,研究推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加强长三角区域的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提升政策的一致性,争取在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率先实现一体化。

  二是要在加快金融开放创新方面勇于作为。

  在金融机构集聚方面,上海吸引了全球知名的资产管理机构,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积极培育保险市场,吸引大型的再保险公司来落户。上海还要打造国际的保险中心,推动更多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入驻上海。

  在金融创新方面,要加快金融市场关键产品和工具的创新,推出成品油、天然气、航运价格衍生品等期货产品,继续扩大上海的金融市场与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

  三是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方面敢于作为。

  郑杨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监管的责任,同时强化央地金融管理的协同配合,严防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的风险交叉叠加成系统性的重大风险。同时,将推动上海地方金融监管的条例尽快出台,建设金融风险管理和压力的测试中心。在监管得好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产品、更多的创新、更多的改革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