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科学施救本领强 应急先锋勇担当——防城港市海上搜救中心成立15年纪实

  几台电脑挤在20平方米的房间里,不断有人穿梭于电脑之间,这可能是大多数人想象之中互联网公司的早期创业画面。实际上,在电脑之间穿梭的人手中还拿着甚高频无线电话,与船舶、搜救力量对话,这是防城港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刚成立时的工作场景。

  虽然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但防城港市海上搜救中心(简称搜救中心),始终牢记“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的使命,永葆“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的底色,紧跟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不断发展搜救新技术,壮大搜救队伍,24小时应急值守,为海上人命救助提供更好的保障。

  奉献无声却动人心弦,精神无形却触动心灵。2018年10月,防城港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获全区应急管理系统集体二等功荣誉。这既是对搜救中心“勇于奉献、科学施救”的肯定,也是对搜救中心“不忘初心、再攀高峰”的激励。

  攥指成拳 凝聚搜救合力

  防城港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防城港是中国的深水良港,是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防城港成为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门户、连接中国—东盟的物流大平台。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防城港市繁荣的水运事业,也意味着防城港市繁重的搜救任务。2003年11月,广西第一个市级海上搜救中心——防城港市海上搜救中心成立。

  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搜救形势,搜救中心在壮大自身搜救力量的同时,重点完善多方合作机制,凝聚合力。

  15年来,搜救中心先后与防城港市气象局、防城港市水产畜牧兽医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成员单位签订了应急联动协议,编制了《防城港市海(水)上搜救奖励与补偿管理办法》《防城港市海上溢油应急计划》,及时完善和修订《防城港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打下了机制基础。

  与此同时,搜救中心开展搜救奖励与补偿,积极推动《防城港市海(水)上搜救奖励与补偿管理办法》的实施。自该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累计发放搜救奖励与补偿金138万余元。

  成立之初,搜救成员单位27个,至今已发展到31个。2013年12月,防城港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防城港市红十字会与江山旅游管理委员会在白浪滩成立了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发展至今,已有56名拥有专业搜救技能和医护知识的人员加入。搜救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弥补了搜救人员的不足,为水上人员遇险的快速救助打下了基础。

  以人为本 搜救无国界

  改革开放以来,水路运输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众多港口、航道、码头等水运基础设施投入营运,我国紧跟经济全球化潮流,对外贸易尤其是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这也对海(水)上救助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防城港市地处中越边境,防城港海事局一直谋求中越两国海事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作,步伐一致地开展海(水)上应急救助工作,提升应急救助效率。为此,防城港海事局加强与越南相关部门沟通联系。2003年11月18日,防城港海事局代表防城港市海上搜救中心与越南广宁省1号航海搜救小区签署了《中国防城港至越南下龙高速客轮航线搜寻救助合作协议》,为防城港到越南下龙湾航行的高速客船提供救助保障。

  2004年2月1日,越南籍高速客船“福临号”在越南万家港附近海域搁浅遇险,船上有130名中国旅客,情况十分危急。搜救中心接报后将险情迅速通报给越南广宁省1号航海搜救小区,在旅游局、海事局、外事、安监局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与越方的6艘救助船舶联合搜救,将130名中国旅客安全转移上岸,同时让“福临号”轮脱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在防城港搜救人的眼里,搜救无国界。据统计,自搜寻救助合作协议签订以来,搜救中心累计开展搜救合作行动26起,救助船舶17艘,救助遇险人员271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多管齐下 应急坚守使命必达

  妥善应急,是搜救中心的基本职责。而海上事故现场不易维护,时间长了便无迹可寻,海上救援更讲究时效性。为此,搜救中心向科技创新要效率、要解决方案,逐步建立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甚高频无线电通信系统及视频监控网络,并开通海上搜救专用报警电话“12395”。2017年,防城港VTS正式对外运行。运用科技手段,搜救中心可以第一时间接收险情,及时处置,而且海上交通管理服务水平也大大提高。

  “应急队伍培训工作就是要学习别人的优秀做法,总结自己的经验举措。”搜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些年来,搜救中心先后派出搜救值班人员到上海、大连等先进地区参加搜救培训或跟班实践,提高自身搜救队伍的战斗力,保证第一时间出动。

  据介绍,搜救中心自2012年起,每年组织搜救成员单位开展培训。同时,搜救中心向搜救成员单位及市海上搜救志愿者发放救生攀爬网、救生浮绳、救助毛毯、救生衣、救生圈等应急救助装备。险情发生后,搜救中心可以第一时间联合搜救力量,提高搜救效率。

  2015年防城港船岸应急综合演习、2016年红沙核电水域溢油应急综合演练、2017无剧本人命救助演练、2018年防城港东湾液体化工码头船岸界面综合应急处置演练……“每年组织演习演练不仅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也提高了各搜救成员单位的应急协调能力。”搜救中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多管齐下,搜救队伍应急处理效率大大提升,抵达救援水域时间大大缩短。“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搜救中心在辖区内架起了一张出动迅速、反应敏捷、合力强大、多方联动的应急救援网,确保第一时间使命必达,矢志不渝为辖区海上人命安全提供有力、可靠的保障。

  迎难而上 关键时刻显作为

  搜救成员应急培训的加强、救助设备的不断完善和每年例行的演习演练,使搜救中心在应对险情事故时更加科学高效。

  搜救中心的防台风工作就是最好的证明。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在防城港市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5级。自“威马逊”生成后,搜救中心就台风动态进行跟踪,根据台风路径部署台风防抗工作。7月16日20时30分,启动防台风三级应急响应,搜救中心办公室要求辖区相关企业、单位切实做好台风防抗工作,组织召开船舶防台风会议,对全市船舶防台风锚地和防台风工作进行科学部署;安排海事、海警、渔政等部门的搜救力量处于应急待命状态,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发出防台风安全通知书,叮嘱各搜救成员单位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19日台风登陆期间,防城港辖区发生5起险情,在各搜救力量的努力下,未发生人员伤亡。据了解,截至2018年10月,搜救中心共妥善防御了48个台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国家交通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北部湾经济区、东兴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建设如火如荼,这大大促进了地方海洋开发、海上经贸活动的日益繁忙,海上搜救和应急响应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

  2013年“5·6”聪皇沟风景区江心岛14人被洪水围困事件、2014年 “9·16”北码头附近水域“桂北渔65036”等11艘渔船搁浅事件、2015年“7·27”6艘越南籍船舶企沙口水域搁浅沉没48人遇险事件……搜救中心迎难而上,在实战中彰显了敢冲敢上的搜救担当、人命至上的初心,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据统计,自成立以来,搜救中心共处置海上险情268起,辖区遇险船舶、设施277艘,遇险人数1502人;共协调派出船艇477艘次,飞机10架次,成功救助1480人。

  作为防城港市搜救中心办公室所在地,防城港海事局全天24小时应急坚守,不仅是对每一艘船舶的安全守护,也是在践行“航行安全、水域清洁、服务交通、奉献社会”的海事核心价值观。未来,防城港海事涉外性将更加凸显,海上应急任务将更加繁重,搜救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搜救科技水平,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外人员、贸易往来。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