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修船“一尘不染”?探访江南造船“远望5”号中修改造

  10月17日,“远望5”号航天测量船在江南造船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第一次中修改造工程离厂试航。“远望5”号由中船集团第七〇八所设计,江南造船建造,这是该船服役十年来的首次中修改造。日前媒体记者探访了中修改造中的“远望5”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江南人与“远望5”号的故事。

  2017年12月25日“远望5”号来到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开始第一次中修改造 阮瑞旻/摄

  “脏活”——这几乎是业界对船舶维修改造的普遍看法。

  但这一看法,正在被江南造船改变。

  9月28日,来自中国工程院的22位院士及有关专家登上了停泊在江南造船码头的“远望5”号航天测量船,他们准备在这艘船上召开一次内部会议。不少与会者可能并不知道,这艘船其实正处在第一次中修改造的过程中。

  “如果不是我们介绍,院士们甚至以为这是刚建造的新船。”江南造船“远望5”号第一次中修改造项目总负责人张申宁说,当他们听说这艘船已经服役10年,航行近40万海里,正处在修理改造状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啊,正在修的船怎么会这么干净?还可以承办会务?

  弄脏你,我就不叫“江南”

  “江南造船董事长林鸥给项目团队提出的要求是‘三零一满意’,必须把‘远望5’号中修打造成江南造船船舶修理的样板工程。”张申宁说。所谓“三零一满意”即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零脱期以及让船东满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江南造船提出并推进实施了“清洁修船、安全修船、规范修船”三大理念。

  不比新造船从无到有,修船是对运营船舶“动刀”,影响因素复杂,各类安全隐患极多。“倡导清洁修船,绝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 江南造船“远望5”号第一次中修改造项目总建造师王亚林说,待全部改造工程完成,然后将全船清扫、整理一遍,这并非“清洁修船”,江南造船要求的清洁修船从拆除那一刻就开始了,每个环节必须做到当天施工当天清洁。

  “以前像中修改造这个层级的修理,基本是全拆,拆到只剩下老鼠屎。”江南造船生产运行二部副部长周围说,现在完全不一样,会做得更精细化,能不拆的先保护起来,边拆边保护,边改边维护,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拆除、搬运可能会造成的损坏几率,还改善了工作环境,提升了工程效率,也能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不拆部分的保护,降低安全风险。

  为此,江南研究院提前对“远望5”号的设备进行了梳理,列出了需拆卸的设备目录。对无需拆卸的设备,通过使用厌氧膜、三防布、白铁皮、有机玻璃等进行保护。特别是对房舱壁板、踏步、过道、扶手,项目团队更是保护有加,对围壁板统一采用牛粪纸粘贴,过道地板用临时地毡防盖,各种扶手用三防布包好;对门框踏步用白铁皮罩盖,并适当用木架和铁架加强。

  “对需要拆除的部分,也不采用粗犷式作业,而是坚持‘没弄明白的不拆,人员没到齐的不拆,保护措施不到位的不拆’,力求规范、有序、安全。”王亚林说。

  在拆除作业前,项目团队会明确设备拆除工艺,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区域拉设警戒线,需其他部门配合的提前沟通确认,避免出现立体交叉作业,防止落物伤人;部分设备拆除后,形成孔、洞或临边护栏缺少等危险区域的,作业人员拉设警戒线或申请搭设脚手架,防止人员坠落;拆卸下船的设备根据需要放入专门仓库由相关部门统一保存管理,做好防护措施;堆放在码头的设备,设定集中堆放地点,周边预留安全距离,设置警示牌,并做好防雨、防晒等措施。

  “比较麻烦的是清油。”周围说,“防火”是船舶修理最重要的要求,而油污清理不干净、设备设施防护不到位、明火作业不当心、通风措施不及时等都极易引起火情。因此,除了执行常规的安全管理要求外,在油舱清洁前,项目团队会专门落实有效通风,经测爆合格后方可进行清油处理,作业人员严禁携带金属物、手机、打火机等物品;清油结束后,会持续通风,直至测爆合格,所有明火作业在清油完全结束后,方可进行。

  “通过清洁修船、安全修船和规范修船,让人感到我们已经完全不像‘修船’。”王亚林说,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人师傅们在船上作业一个星期,工作服都不用换,不仅如此,还自觉养成了清扫、清洁、整顿的好习惯。也正是因为三大理念落到了实处,“远望5”号中修“不冒烟”从承诺变成了现实。

  “说实话,修船怎么可能没有脏活,用了十年的卫生单元、厨房,清理起来不可能不脏。”周围说,但江南人提前半年做了方案策划,贯彻三大理念把各项工作尽可能做到极致,即便弄脏自己的双手,也不会让“远望5”号受到丝毫影响。

  呵护你,因为我是“江南”

  对“远望5”号,江南人有着自己特殊的情怀。她是江南造船整体搬迁上岛之前,交付的最后一批船舶之一。

  十年前,张申宁还在江南造船修船分厂担任厂长。“像一位风姿绰约的俄罗斯美女,那叫一个白,真是国宝船。”回忆起十年前第一次见到“远望5”号的感受,张申宁笑道。他还清楚地记得,“远望5”号舱室内楼梯采用的木质扶手就是自己推荐,后来每次与这位“美女”见面,他都会主动去和她“握握手”。

  “这次中修改造前,我专门去接船,第一感受就是,‘美女’也累了。”张申宁说,船方提出“远望5”号“一次中修,铸十年利剑,二次创业,谋二十年发展”,而这也是张申宁的愿望。

  此次中修,张申宁拿定的第一个主意就是实施动态勘验。他组建接船跟航小组,在船舶航行中对此次中修改造的主要设备各工况运行状态进行摸底记录。“这就像医生看病,不能只让病人自己说哪里不舒服,还要‘望、闻、问、切’,才能把情况搞清楚。”张申宁说。

  跟随张申宁“接诊”的还有江南造船总装一部生产调度员英军。十年前,他作为甲板钳工参与了“远望5”号建造工程,十年后,他将负责“远望5”号关键特装设备的拆装和调试。

  “我上船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当年自己亲手装的特装设备基准平台怎么样了。”英军说。但让他失望的是,没能看到基准平台的真容,因为它们并不需要拆卸更换,被保护罩锁了起来。“没给江南丢脸,用了十年还很准,说明当年我们几个兄弟干活还是有水准。”英军“安慰”自己。

  英军最在意的是特装设备,最难的也是保证特装设备尽快开始运转调试。据了解,该船特装设备机柜多、热量大,当时又是在夏天三十七八度的气温,因此,船方向江南造船提出提前恢复特装设备空调系统,便于开始特装设备调试,为保证交船后执行后续任务打下基础。

  “特装设备运行状态好坏决定这艘船的测量精度。”英军说,为了满足船方要求,江南造船专门成立了攻坚小组,跟船方、服务商协作,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完成了原计划一个月的工作,让船方顺利开始特装设备的调试。

  “这个空调系统和家用空调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江南造船模块一部生产调度员董海疆也是攻坚小组的一员,他介绍,当时还有其他许多作业同时进行,为了防止各类粉尘、颗粒物、气味进入通风系统,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攻坚小组对整个空调系统及其相关设备进行了全方位的清理和更换。

  值得一提的是,特装设备空调系统的提前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整个中修团队的工作环境,并为“远望5”号提前完成中修改造工程,尽早交付创造了条件。“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她尽快恢复健康。”董海疆说。

  其实,和英军一样,董海疆同样参与了十年前“远望5”号的建造工作,当时他是木作工,负责房舱内装。与十年前一样,此次中修董海疆仍然负责房舱内装,不一样的是,数量增加到了全船300多个住舱,其中之一,便有院士们开会的会议室。

  “接到任务的时候,确实有点懵,因为精装修是最后一步,一些工序有特定周期,不是谁想提前就能提前。”董海疆说。

  不过,好在整个中修改造全船设施设备防护工作非常到位,多数房舱的建造质量过硬,这给了董海疆一定信心。通过江南造船多部门协调配合,一个45人的攻关小组改策划、定方案,选物资、定工序,最终通过20天连续奋战,让院士们登上了“新船”。

  “现在就等试航了。”送走各位院士,张申宁说。

  其他工程往往都要抢时间才能赶上试航日期,张申宁的这个“等”字,却道出了江南造船远望情怀的“底蕴”。

  十年之前,人们不识“远望5”号,江南只是黄浦江畔的老江南。

  十年之后,在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完成中修改造的“远望5”号,成了江南人和远望人携手并肩、心意互通的“见证人”。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