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政府辅助网站
新加坡:接单大缩水 但我交的多呀!

  事实1: 2016年,新加坡仅收获1套系泊装置订单,与2015年30亿美元的订单总额相比下降了99%。

  事实2: 新加坡在2016年原计划交付47亿美元、23座/艘海工装备,实际交付45亿美元、25座/艘。未交付海工装备按金额计仅占4%。

  鉴于新加坡船厂对于风险管控的强大能力,使得新加坡在近些年动荡的海工市场中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状态。但由于市场环境持续低迷,以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改装的设计建造为主的新加坡造船厂没有在2016年接获任何大型装备订单。为应对当前的不利局面,新加坡政府以及船厂自身都出台了多项支持及改革措施。

  三大指标看新加坡海工

  新接订单方面。2016年,新加坡仅收获1套系泊装置订单,与2015年30亿美元的订单总额相比下降了99%。自2014年油价出现大幅下跌以来,新加坡海工装备新接订单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并且跌幅逐年扩大。

  手持订单方面。2009~2015年,新加坡的手持订单金额在200亿美元上下徘徊,说明新加坡船厂的海工建造产能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但是在2016年,手持订单金额下滑到了124亿美元,与2009年高峰时期的246亿美元相比下降了近50%,海工产能存在着明显的闲置问题。

  订单交付方面。新加坡在2016年原计划交付47亿美元、23座/艘海工装备,实际交付45亿美元、25座/艘。未交付海工装备按金额计仅占4%。由于新加坡较为严苛的付款条件以及以交付准时著称的生产管理能力,并未出现大量的订单延迟交付及撤单现象。预计2017、2018年还将分别交付41亿美元、45亿美元的海工装备。

  怎么办?新加坡海工的多条出路

  寻求多元发展,大力开拓市场。在油气行业十分低迷的形势下,新加坡企业积极关注石油及天然气以外的机遇,谋求多元发展。如吉宝岸外海事利用其海工装备方面的技术优势,发展电力、海水淡化等非油气装备业务,以及向液化天然气(LNG)产业链下游延伸,已获得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颁发的LNG加注许可证向。吉宝岸外海事旗下海工技术研发部门OTD与无人机检验服务商Sky-Futures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为客户提供海洋工程装备检修服务。

  本土市场受限,主动进军海外。市场环境恶化也让新加坡船企选择主动出击,进军俄罗斯海工市场。2016年5月,吉宝岸外海事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及MH Wirth签署投资者协议,三方将在俄罗斯建立合资公司,作为当地海上钻井平台设计与研发中心。合资公司还将为俄罗斯红星造船厂的建造项目提供设计、研发和商业支持,同时也将从其他俄罗斯及国际公司承接设计订单。

  抓住市场机遇,专注能力提升。新加坡企业认为,海工市场仍将处于低迷之中,但对行业的长期前景充满信心。在此时期,一些企业选择持续提升研发设计能力,静待市场好转。2015年,吉宝岸外海事通过其在美国的子公司完成了对美国Cameron海工部门的收购,提高其设计和市场售后服务的能力;胜科海事收购了美国浮式生产及钻井装备设计公司SPP Offshore,包括圆筒形船体设计,为深水钻井、生产储存及物流提供的卫星服务等全部资产;2016年3月,胜科海事以3800万美元收购挪威油天然气和液化气终端设计公司GraviFloat,以提高设计能力;2016年5月,吉宝岸外海事与英国劳氏船级社(LR)组建联合研发团队,结合两者优势来建立数值波浪水池,对半潜式平台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进行预报,以改善半潜式平台安全性和运动性。

  政府出手支持,助企业渡难关。为了帮助当地油气行业走出难关,新加坡政府宣布,将推出强国际化融资计划和过渡性贷款计划。政府将分担两项融资计划的七成风险,预计未来一年的贷款额达16亿新元。本地造船厂、工程承包商、岸外服务供应商、勘探和生产公司、石油和天然气设备和服务公司及其供应商都可申请。

  控制企业规模,积极压降成本。新加坡企业主要通过裁员、降薪等多种方式降低成本,是新加坡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策略。继2015年裁员1.39万名员工之后,2016年以来吉宝岸外海事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裁员2800人,其中,新加坡本地裁员500人,海外船厂裁员2300人。胜科海事在人员管理方面,则投入更多人力在非钻井业务上,减少钻井业务的人力投入,胜科巴西船厂也将迎来新一轮的裁员。而Otto Marine (海事造船公司)采取降薪的措施以控制成本,对管理层降薪的幅度高达20%。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新闻
    今日热点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 沪ICP备: 沪B2-20050110-1     沪公网安备: 3102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