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请与《航运交易公报》杂志社联系。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港口、航运、物流、仓储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投融资专业读物。

民营船厂求突围
  2015-06-03

专题二:

  与以上身陷困境的民营造船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扬子江船业,其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营收增长7%,手持订单量排名世界第九位。

  民营船厂求突围

  今年中国民营造船企业的新闻相当热闹,熔盛重工、东方重工和舜天船舶纷纷爆出负面新闻。其中,东方重工以破产重整的黯然形象暂时淡出民营造船市场;舜天船舶背上了明德重工的负债黑锅;熔盛重工尽管转型遇到资金问题,但已坚定表态今年不再承接造船订单,专心进军能源业。

  与以上3家身陷困境的民营造船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扬子江船业),其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营收增长7%,手持订单量排名世界第九位。

  仔细分析,发现这些民营造船企业的命运似乎都与“转型”有关。从未想过转型的东方重工破产重整了;企图搭上明德重工转型的舜天船舶却被明德重工的资产负债表害苦了;熔盛重工正在转型的路上;扬子江船业是第一批向高附加值船舶转型的民营造船企业,如今正在享受转型成功的硕果。

  据了解,2014年,扬子江船业全年收入同比增长7%,达154亿元,实现净利润35亿元,全年共交付船舶33艘,获得有效订单41艘,订单总价值为18亿美元。其中,造船相关业务仍然为该集团的核心业务,贡献了总收入的89%,达137亿元,同比增长6.5%。其他辅助业务,如航运物流和贸易业务也对该集团收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当前船市还难言走出困境的情况下,扬子江船业的成绩单在某种程度上提振了国内船舶工业的信心。

  大河不干小河也满

  事实上,民营企业是中国造船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船舶行业管理部门以2003、2007、2012和2014四个相对典型且有代表性的年份统计的规模以上的船舶工业(包括造船、修船、配套等相关产业)的数据显示,在造船领域,民营船企的船舶工业占到了全国船舶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统计显示,2003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量为327家,占全国造船企业数量的55.7%,销售收入是163.5亿,占全国总额的25.7%;2007年民营企业的数量为835家,占全国造船企业数量的75.8%,销售收入903亿元,占全国总额的37.4%;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12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依然增加到1272家,占到全国总数的77.1%,销售收入3173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44.5%;2014年,民营船企数量1188家,接近全国造船企业数量的八成,销售收入3545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56%。

  由此可见,民营船企无疑占据了中国造船业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在船市繁荣期,民营船企凭借灵活的机制和营销手段,在创业生存之路上更显得步履轻快。它们不但积累了巨额财富和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经验,而且通过加大投资实现了规模扩张。早在2008年,以熔盛重工、新世纪造船、扬子江造船、太平洋重工等四大民营船企为支撑的江苏造船业多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国第一。

  然而在中国市场上,民营造船企业因自身资金实力不雄厚,容易遭受一些“不公平”对待。曾在某民营造船企业就职的林大(化名)表示:“民营造船企业本身资金并不充裕,银行一般不会考虑借款给它们,大多民营造船企业只能向融资租赁企业借款,但因背景与实力问题,融资租赁企业借给民营企业的利率普遍会比借给国营造船企业的高10个百分点,这个息差对民营造船企业是不小的压力。”

  另外,国营造船企业背靠国家,一旦发生资金问题还能有国家帮助周转,而民营造船企业大多单打独斗,有资金困难只能投靠资本市场。面对融资租赁企业的“不公平”待遇,民营造船企业只能先自强,依靠过硬的实力赢得租赁市场的信任。

  大河不干小河也满

  金融危机爆发后,造船业开始步入调整期,转型升级成为全行业的现实问题。民营船企更是“冰火两重天”,兼并重组的步伐随着加快。大型船企需要走出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小船企惨遭滑铁卢面临破产困境。

  为扶持造船业,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9年《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2012年3月《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2013年7月31日,国务院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同年10月6日,国务院又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公告符合条件的生产线和企业名单等。

  不过,在扬子江船业董事长任元林看来,全球造船业低迷在今年也不会改变,在日益明显的“二八定律”下,将会出现更多破产企业和“僵尸企业”。如果要在逆势中觅得突围机遇,民营船企还需要走实力与资本相结合的道路。

  “如果说实力是1,资本是0的话,那1+0不是1,而是10。”他指出,实力资本化之后,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解决了企业制造成本下降的问题。如扬子江船业2007年和2010年分别在新加坡和台湾上市,为企业在市场研发、引进高端人才、推进精细化管理方面创造了条件,而且对接国际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也比从银行间接融资的成本更低。

  在扬子江造船厂董事长任元林看来,大河不干,小河也满。处在困境中的国内民营船企,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因为无论是被兼并重组还是为大企业当“绿叶”,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做好细分市场,才有可能接力大企业实现市场御寒和长远发展。

  

 
相关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沪ICP证B2-20050110
    | 网站简介 | 著作权声明 | 使用协议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交通网站 | 《航运交易公报》编辑部
    地址:上海市杨树浦路18号1805室
    邮编:200082 行政:021-65853202
    编辑:021-65853259 发行:021-65853209
    主办单位:上海航运交易所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及转载
    ©2001-2015 www.Chineseshipping.com.cn 中华航运网版权所有